台上的研究生长得很稚嫩,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但讲起东西来却像个资历深厚的老教授一样,把在台下旁听的教师听得连连点头。讲解完发现核催化剂的实验探究进程后,他将PPT文件切换到另一个,开始讲核催化剂的性质。
“...常温下为灰色固体,难溶于水...这些你们自己看吧,屏幕上都有。——顺带一提,这种物质...没有固定的分子结构。但它也不是什么聚合物...或者说,可以把它的一整块看作是一个分子。我们甚至没搞清楚它的原子键是什么...也可能组成它们的根本不是原子,因为世界上还从未有过能组成如此大的‘分子’的原子...如果有,那它的结构必将是及其精妙且脆弱的,根本不可能像这样稳定地存在。...并且,我们注意到它的一些行为好像可以用量子理论的公式描述......——这太神奇了。”
许颜的两眼中放出无比激动的光芒。梁冬盯着她看了太久,不知不觉中脸朝着她睡着了。在梁冬看来,这名研究生讲课时的声音就是他睡眠最好的催化剂。
但不知为何,研究生在讲到一半时忽然停下了。只见他两眼直直的,目光游离,像是突然间就陷入了沉思。台下的听众没有一个出声的,都在静静地等他思索完毕。过了许久,只见他忽然张口,像是要说些什么。听众席上的人们屏息聆听着。
“......真见鬼。”
他说完就踉跄着走下台去。整个会议厅鸦雀无声。所有人,包括他那名还没有发言的同伴,都没能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许颜满心的激动霎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种莫名的诡异的恐慌感再次涌上她的心头。
观众席又开始躁动起来,这次的程度比之前两次都要剧烈。有不少人从座位上站起,骂骂咧咧地朝地上吐着唾沫,直接朝出口走去,警卫也不好阻拦。梁冬被突然鼎沸的人声惊醒,疑惑地看向四周。许颜再一次扯过他的手臂紧紧地抱住。梁冬一惊,忙问她怎么回事。但许颜只是颤抖着抓着他的手。讲台上,最后一名研究生冲上去捡起话筒,试图维持秩序,
“安静!...安静!!!——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
主持教师眼看局面无法挽回,走上台去接过话筒,示意几名研究生先退场。观众席上离开座位的人越来越多,最终连那些没有慌乱的人也跟着躁动起来,收拾东西站起身来准备退场。几个愤怒的听众直接冲上台去同主持教师理论,要求退款。那名教师被这些人围着,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梁冬很快就察觉到情况不对,起身将腿上的资料用手臂夹在身上,另一只手拉着许颜快步朝门口走去。眼看门口就要被人堵上了,梁冬一咬牙,用肩膀猛地将挡路的人纷纷撞开,拉紧许颜飞快地朝门口跑去。一阵折腾后,他们终于登上了下楼的电梯。
电梯里面仍有人骂骂咧咧地抱怨着,还有几个女生扎在一起颤抖着小声啜泣。梁冬被挤在靠门的一角,稍稍侧身护住许颜。许颜手里抱着几张记满笔记的资料纸,一声不吭地贴在梁冬背后。
电梯抵达后,两人飞快地从门后挤出来,跑到教学楼外,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梁冬长吁一口气,招呼了一辆太阳能车,抬手看了看表。天已经很暗了,黑压压的乌云徘徊在天上,凛冽的风吹刮着,仿佛下一秒就会下起大雨来。梁冬不敢再去别处闲逛了,为许颜撑开车门,两人先后钻进车内。
隆隆的雷声从车窗外传来。车内光线很暗,梁冬打开手机,激活了车顶的照明灯。两人静静地在后座歇息着。
梁冬看向垂着头一声不吭的许颜。
“已经没事了。我们已经出来了。”
“...”
许颜仍在止不住地颤抖着。尽管她很努力地在克制,但内心深处的那股莫名其妙的恐慌却总是挥之不去。梁冬看着她,眼神里有了明显的忧虑。
“...你没事吧?要不我送你到家门口?”
“...嗯...”
......
入夜。
梁冬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觉得许颜一定是在安静的环境里呆惯了,所以才会被突然的躁动吓到,但又好像不是那样。他现在有些后悔没听那名研究生讲课了,如果他也听了的话,就能知道许颜为什么会吓成这样,也就能有效地安慰她了。
第二天清晨。令人又爱又恨的周一又到来了。
今天不知道为何许颜没来上班。不过今天他们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任务,监视小行星的任务已经完成,探测器已经开始返航。实际上,前往取样的时候考虑到小行星的轨道可能出现变化,探测器的燃料有限,所以并没敢令它全力加速。现在,取样已经完成,探测器将以最大功率返航,预计今天晚上就能抵达地球。到时候分析样本的任务就不归他们管了,而是交给二楼的另一个小组进行。
梁冬最后看了一眼小行星的轨道,犹豫了一会,最终将它的数据拖进了回收站。
当晚,梁冬去许颜家里看望她。许颜的情况稍稍好转了一些。梁冬问她时,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害怕。
第二天,许颜回来上班了。她看上去和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梁冬这才松了口气。他依然每天早上为她泡一杯热咖啡。——有时候是热可可。
就这样过了一周。
一天晚上,梁冬回到家中,打开手机刷新闻时,忽然发现他们的研究所登上热搜了。他打开那条新闻,接下来出现的标题让他忍不住一愣,随后差点当场晕死过去——
“大量新的核催化剂已被发现!人类未来光明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