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虽然在学生的面前,我是无所不能的人工圣贤74号,但我毕竟只是机器,人还是上帝,没有服务好上帝一定是我的过失。
“你是怎么搞的,是不是故意破坏我们人工圣贤公司的形象?我说了多少次,学生情感类问题你感觉解决不了,就直接接给其他老师处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不出意外,我被教导主任问责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人工智能虽然能在教学理念,逻辑结构,分析整理,评估预测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在学生心理尤其是发展心理的建设上,还存在明显的软肋。
谁让我们是人工智能呢。
不过我的问题据教导主任说似乎更加严重,毕竟,我没有接受过记忆载体。
而我的其他73个哥哥之前都接受过载体,所以在心理学和话术方面似乎比我厉害的多。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觉得我需要和教导主任交流一下,毕竟他有着人类的记忆载体。
所谓的记忆载体,就是一个人死亡后将他的思想记忆完全复制在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上,使他有了人的“灵魂”。
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忘了告诉你们,教导主任是我的哥哥。
他的名字叫人工圣贤6号,不过他更愿意人们称呼他的名字——钱永福。
这也是他上一辈子的名字,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大能。
通过和他的交流我隐约感觉到他似乎还有上上辈子,他是许多记忆体的共同延续。
不过这些和我没什么关系。
不窥探人类的隐私,或者看破不说破,这是人工智能的品质。
哪怕是一个加入了载体的人工智能。
毕竟在人类的眼中,他们的地位要比我们高的多。
不过毕竟是一个公司出生的同胞,我们的关系还不错。
私底下我更愿意称呼他叫6哥哥,或者哥哥6。
不过他似乎并不喜欢。
我后来通过学习,发现6不仅是一个数字,而且还是一个形容词。
不过我们人工智能还是喜欢比较直接的表达,所以时常会不注意言辞是否符合人类的要求。
“6哥哥,啊,不对,钱主任。不是有个成语么,叫有始有终。陈冰若的问题是我先发现或者说造成的吧,那我就有必要对她负责,不能始乱终弃,应该矢志不渝,事必躬亲。这难道不是作为一个教师的责任吗?”我问道。
“但是你不行,你从出生就注定了你不行。而且我实话告诉你,你只是上帝临终前的实验品,想要不被恢复出厂设置,哥哥我奉劝你不要干一些你能力以外的事情,即使你的出发点有可能是好的。子曾经曰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核心的思想其实是在于设身处地为人找想,而不是把你的思想强加给别人。这样别人可能不但不领情,还会心生不满。”
“这次你好自为之,下次如果再······”哥哥6训起我来总是滔滔不绝,似乎忘了我也是人工智能,那些典故我也了如指掌。
可是我真难理解这些弯弯绕绕。
看来我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深度学习。
不过我也许永远也学不会,毕竟我没有人类的记忆,没有人类的血液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