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室响起水声,王昭君突然想起李白刚才说的一直是姑娘,并非一开始的“王司宾”,她突然觉得自己的脸有点发热,应该是离炭火龛太近了。王昭君等了一会,觉得李白差不多要出来了,出去和四喜说去看着炭火龛,自己要去巡视下庆春宫就离开了。
李白出去看见室内的人换了四喜后,有些发楞,“好像吓到她了,”李白心里想,“还是慢慢来吧。”四喜听见一声叹息,以为自己服侍不周,正要俯身告罪,却听见李白说,“我要睡了,今晚多谢公公了。”四喜只是烧了水,看了一小会炭火,比在其他宫当差轻松多了,况且李白还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哪敢受他的谢,惶恐道,“公子言重了,这是奴才应该做的。”李白也确实乏了,并无多言让他出去了。
昭君再来庆春宫的时候,李白正在湖边舞剑,今天天气不错,李白脱了披风,浅绿色的窄袖短打,头发全都束成马尾,一招一式间尽显少年风采,旁边的内饰眼中满是羡慕与崇拜。今天福建进贡了今年刚下的杨桃,皇帝吩咐给李白送来几个,李白也看见王昭君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宫女,手里拿着一个篮子。王昭君见李白停下来,赶忙上前说明来意,“皇上有心了,草民感激不尽。”李白吩咐内侍接过宫女的篮子,好让宫女回去复命。
“上次王司宾说的诗集《玉支玑》,我在楼兰的市集见到了买了回来,不过已是残本。”《玉支玑》是前朝一个自称岑仙人的人整理的,大多收集一些隐士的诗词作品,比不得其他诗集出名,王昭君小时在家读过,对里面的几首诗词尤为喜爱,王父看了说是些不入流的人写的不让昭君读,从此王昭君再没见过那本书。又因此书不出名,市面上也买不到了。此时听到李白从楼兰买了回来,即使是残本,也高兴不已。
两人就此诗集探讨了一下午,仿佛高山流水遇知音。就《玉支玑》的诗篇,王昭君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想到姑娘对此书的见解如此鞭辟近里 ,李某自愧不如,”这才一个下午,两个人的关系亲近了不少,李白说他俩也算是朋友了,私下称呼可自由些,“不过是一得之见罢了,”李白见王昭君极爱这本诗集,顺势送给了她,王昭君连连感谢,直到李白说“我们是朋友,不必如此客气。”
李白看出王昭君对皇宫毫无贪恋,有日两人对弈时李白问起,“不知姑娘以后作何打算?”
“再有八个月,我年满四年可出宫了,应该会南下吧。”提起未来的打算,王昭君苦笑着说,叔父那边是回不去了,父母皆不在了,自己反而像天地间的一株野草。
见王昭君情绪低落,李白随便找了个话题岔开去了。
李白好似是在替皇帝办什么事情,停留了五六日又走了,临近年关,各宫局都在忙活着新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