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规则系学霸>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这不等于白损失一台样机吗!(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一十八章 这不等于白损失一台样机吗!(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ddxsku雅文小说起点文学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燕华大学理学院没什么发言权,他们都觉得能拨款建研究中心就不错了,具体什么名字根本都没有关系。

  “赵奕数学中心?”

  “听起来似乎也很不错的样子……”

  “等以后,赵奕也会在里面工作,也许以后数学方面的成果,都会出现在那里。”

  赵奕听了以后也同意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数学中心,确实没什么反对的理由。

  后来想想就有点郁闷。

  因为他不负责研究中心的工作,研究中心却以他来命名,听起来好像是纪念什么人物一样,所以他就成了被纪念的人物?

  “诅咒我?”

  “我才刚二十二……”

  赵奕稍微有点儿后悔同意,但仔细想想也没有办法,总不可能因为这点小事情就拒绝,理学院里有好多认识的朋友都期待着数学中心,数学中心的建立会让燕华大学多一个科研中心,会让理学院有跨越式的巨大发展,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未来也能让新更多优秀的人才留校做研究,短期内能让理学院的教授、老师,乃至于学生,有更好的科研、教学、学习环境。

  所以赵奕还是同意下来,并承诺后续会把自己的办公室,设立在‘赵奕数学中心’内,他不负责行政方面的事物,但最少工作会和‘赵奕数学中心’挂钩,也就是成为‘赵奕数学中心’的研究员。

  这就足够了。

  接下来连续一个多星期,赵奕依旧过着轻松的生活,他在尽情的享受着轻松,但时间一长还是回归工作,他首先还是回归了‘学习’生活。

  他对昆仑发动机的项目还是很上心的,因为有些资料不太看得懂,需要补充很多相关的知识,他就一直在啃相关的基础书籍。

  现在,继续。

  其实真正研究发动机、零部件相关的资料,并不牵扯多少相关的知识,真正一本书籍也不会有多少实质性的内容,以他的脑力、智慧带来的学习能力,啃下一本书都是很轻松的。

  在不断啃书的过程中,赵奕也耐心研究起了资料,哪里有不太明白的地方,还专门去找项目负责人张刚川问上几句。

  有些问题甚至张刚川都解决不了。

  昆仑发动机就是白手起家做起来的,可以说是从无到有的过程,牵扯到的设计、数据资料太庞大了,庞大到不可能有人全部了解,有的零部件细节化的问题,张刚川都不太懂,还要找专门的人来询问,再去给赵奕解决疑难问题。

  这个过程实在是有些慢。

  赵奕碰到了个最初发动机整体设计图构造问题,他研究了后来的修改,不太理解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变动,就去问张刚川原因,但过了一个星期都没有说清楚,因为当时的负责人早就离开了,就算留下来的也只是当时的普通研究人员,并不知道整体设计的问题。

  “这样不行啊!”

  赵奕觉得进度还是太慢了一些,他想把资料都看懂、问题都搞清楚,到时候有了充足的条件,就能给出详细的发动机设计、零部件设计的建议。

  显然。

  这个想法已经不现实。

  一个是昆仑发动机的资料太庞大,没有人了解所有内容,想全部了解实在太困难,花费大量的时间不说,还要去问很多相关的人。

  另外一个就是,有的资料甚至出现了缺失,大概和项目持续时间太长,出现了许多人员流动有关。

  赵奕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还有个办法,就是直接研究昆仑发动机。

  有些设计、制造上的问题,依靠资料了解原因很难,可只要发动机的样本摆在眼前,一切的问题都不再是问题,《联络率》、《因果律》就能原理,《监察律》则能帮助找出问题。

  “这才是好方法。”

  赵奕仔细想了很久,干脆给张刚川打了个电话,问了一下是否能把一台昆仑发动机,或者是一些零部件运到首都。

  这些牵扯到机密技术的东西,不需要直接运到燕华大学,只要运送到首都就够了,可以偶尔去转转、看一看,对他的帮助肯定非常大。

  张刚川接到电话都有点懵,“你说什么?运一台去首都?”

  “对。”

  赵奕没有多做解释,他只是试着问一下,行就行不行就慢慢来。

  张刚川想了好半天,还是说道,“我合计合计,过两天给你答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