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行政命令’,在纷扰凌乱的大明官场究竟有多少作用还不得而知,但与之配套的监察手段同样在不断发展,刑狱司,督政院,大理寺以及二十二道巡政御史,都在强力的推动这些政策的落实。
加之各地巡抚对地方的掌控在慢慢渗透,加强,‘新政’的威力在不断实现,自然,引起的反弹无声中也在累积、酝酿,发酵,等着爆发。
孙承宗等人忙着新的‘军改’大略,有了朱栩的反驳,他们只得修改,并且对很多手段进行剔除,对一些含糊的政策进行明确,工作量非同一般,主要是费尽心思,要在朱栩的想法与大明社稷安危之间找到平衡之处。
这很难,却不得不做。
不管朝廷高层如何,普通百姓还是一如往常的生活,感受着大明这些年的变化。
或许是大明不断的剔除威胁,亦或者是‘新政’带来的美好憧憬,京城的百姓精神勃发,笑容宴宴,走街串巷,商贩如龙似水,喧闹声不绝于耳。
马祥麟,张凤仪夫妇出了宫,向着城南走去。
“少将军,这城南热闹之处在皇家政院,听说那里啊,每天不知道多少文人骚客进出,开坛授课,亦或者是文会,还有学派之间的辩论大会,都是大家名儒,向来是热闹……”
马祥麟夫妇身后,有个青年人跟随,算是他们秦家的家将,这次一路护佑他们一同进京。
马祥麟听着,忽然转头道“对了,子杰,我听说,你之前一直想要进皇家军院?”
他身后的人,名叫田仁卿,贵.州司州人,田宗显的后代,在贵.阳保卫战表现很突出,被鲁钦推荐给了秦良玉,随后多年一直随秦良玉南征北战,功劳不少,与秦家的关系也是相当的亲近。
这个人说起来有些传奇,他本是读书人出身,是天启六年的进士,这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是‘末届进士’,很荣耀。因为这些人抵制朱栩登基以来的每次科举,并且不愿意承认。
田仁卿对当时的官场失望透顶,弃笔从戎,这也有六七年了,军职慢慢升到了校尉,如果‘军改’完成,他将是一个中校副团长。
田仁卿听着马祥麟的话,顿时愤愤不平,道:“本来应该是我的,但有一个王八蛋突然插队,抢了我的名额,为此我还给兵部写过投诉信。”
虽然行伍相对官场要干净一点,但这种事也免不了,张凤仪习以为常,不奇怪的道:“那后来?”
田仁卿神色得意,道:“兵部批示军法处调查,那家人吓了一跳,说那个人今年会申请退学,将名额还给我,最多八月,我就要去军院报到了。”
张凤仪摇头失笑,就是现在官场清明一点,要在放在以前,只能闷声吃亏。
马祥麟刚要点头,忽然心里一动,道:“子杰,朝廷正在准备对察哈尔用兵,你有没有想过去捞一份功劳再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