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睡不着觉的还有老队长,人才宿舍的事他可以由着何平,毕竟是为了韩屯的发展嘛。
可要说这队里社员们赚到钱了盖房子这事,他作为队长本该是高兴的,但看着队里好几家房子都朝着何平家的样式使劲,他就有点难受了。
人和人能比么?
何平是靠脑袋瓜子和笔杆子赚钱的主儿,家里收拾成那样,说好听点叫眼亮,说难听点那就是小资。
队里人要都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他倒不是担心房子,而是担心这股享乐的风气要是起来了,可咋整啊?
所以这两天老队长看何平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烟袋锅总是蠢蠢欲动。
何平哪能感受不到空气中微妙的变化啊,这几天异常的低调且朴实,钻进养猪场都不出来。
赶上周末了,就去女朋友家参加一下读书会,享受一下众人的崇拜和吹捧,小日子美滋滋的。
七月末的一天,何平正在养猪场跟郭文兴聊进母猪的事,老队长推开了养猪场的大门,身后还跟着几个人。
“啥事啊,老队长?”
老队长最近看何平很不爽,耷拉着脸说道:“你的老朋友又来了。”
老朋友?
何平朝老队长身后看去,这不是上次采访过他的地区日报的两位记者吗?
“哎呦,我说今天门口怎么喜鹊老在树上叫喳喳呢,敢情是您二位要过来啊!孙记者、张记者,好久不见了。”
何平喜笑颜开的说了场面话,孙、张两位记者一看,果然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何平同志,好久不见了。”孙志民跟何平握了个手。
距离上次采访何平已经过去了近一年时间,孙志民察觉出了何平的一些变化。
他似乎变得更世故了,但眼神里的清澈还是一如既往。脸上的风尘更重了些,也更朴实了些,看来这一年他应该更加适应了韩屯的生活。
寒暄一阵之后,何平把几人领到了自己家里,还是院子里的凉亭,几人落座,桌上沏了几杯茶。
“真快啊,一晃一年过去了。”孙志民感叹了一句。
“是啊,过的真快,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何平附和道。
“我们这次过来主要是因为你的新作品《福贵》的事,四月份发表在《人民文学》青年作家专号上,六月份出版。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风靡国内。只要是文学爱好者,基本人手一份。这样的成绩真是让人惊叹啊!”
孙志民述说着《福贵》在国内引起的波澜,脸上充满了赞叹。
去年他采访何平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采访他更多的还是因为他本人扎根农村的事迹,而不是出于对作品和作家本人的追捧。
今年不一样了,《福贵》畅销国内,无论是在文学圈子里还是在文学爱好者当中,都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
他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向主编申请了再次采访何平,但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主编拖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同意他的采访申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