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你好,1983> 第四百五十六章 这么快就找到了?(求月票)(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五十六章 这么快就找到了?(求月票)(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81中文网南派三叔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别人也基本上都是以他家为参照:反正俺家肯定比张杆子家要多就是。

  张杆子这次没有拿麻袋,空着手,乐颠颠地来到前面,从车老板子手里接过存折,还举在手上,朝四周展示一下。

  咔嚓咔嚓,相机响起,记录下这一刻。

  张杆子嘴里还笑嘻嘻地嘟囔着:“俺数数,别后边少个零啥的,卧槽,不对呀,老板子,你这不是存折,是白条子!”

  车老板子呵呵一笑:“当然是白条儿,存折还没统一去办理呢,先有个数就成,过两天就发存折。”

  “那俺还是先喂猪去吧,敢情白等了。”张杆子把条子往兜里一塞,一溜烟跑出人群。

  在大伙的哄笑声中,车老板子一家一家地公布分红款,果然都比张杆子家多个三千两千的。

  就连新加入分红的杨红缨和魏铁柱他们,数额也都是一万七千元。

  公社的孙书记一直乐呵呵地看着,等快要结束了,这才跟老支书打趣道:

  “老张啊,今年要是再评选万元户,就到你们村来找,随便划拉一个就是!”

  老支书也是红光满面,他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只有这两年最舒坦。

  于是他也笑着回道:“俺们早上杀了一头猪,等一会结束,谁都不许走,好好庆祝庆祝。”

  “好,俺们也都跟着你们夹皮沟沾沾光。”大伙也都笑着答应。

  吃饭什么的,那都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好好取取经。

  没看到人家外省的,都隔三差五的来夹皮沟取经,咱们这守家在地的,要是啥也学不到,那就真怪自己啦。

  热热闹闹地吃过中午饭,孙书记这才带人回去,两位记者,也满载而归,弄了不少山货带回去。

  但是对他们触动最大的,还是这个小山村的腾飞。

  这件事,县里肯定要报道,不光是县里,市里省里和国家的大报,估计也会有记者下来。

  去年的万元村,已经造成轰动,现在这十万元村,那岂不是更不得了?

  而且明眼人都瞧出来了,这个分红里面,还不包括夹皮沟创办的那些厂子呢。

  事实也确实和预料的差不多,没过几天,就有省市记者来到夹皮沟进行采访。

  连林子洲都打来电话求证,不过他要到年末才能来,准备一九八六年开年,来个开门红,首先报道十万元村的事迹。

  省里来的记者,还是老熟人,见到刘青山就笑吟吟地握手:“青山同志,又见面了,这是我们第二次采访了吧?”

  望着顾雅雅,刘青山也颇有些惊喜:“顾姐,欢迎欢迎!”

  还是在他和爷爷第一次去春城的时候,无意间救助托马斯,并且因此第一次上了报纸,就是顾雅雅采访的他。

  顾雅雅心中则更不平静:这才不到三年的时间,当初的少年,就已经成长到今天这种全国瞩目的程度!

  真不知道,他未来又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聊了一会儿家常,就正式开始采访。

  顾雅雅取出本子,拧开钢笔,然后就看到两个小丫头,背着书包噔噔噔跑进来:“哥,哥,又有记者来啦!”

  “这俩是我家的老四老五。”

  刘青山招呼一声,就迎了出去,然后就看到吕小龙笑嘻嘻地正要拉门进来。

  刘青山就忍不住问道:“记者同志呢?”

  “没有记者啊,就是我姐来了。”吕小龙也没个正行,一闪身,露出身后俏生生的吕小凤。

  刘青山想起来,吕小凤好像是在松江日报当记者,去年参加劳模大会的时候,也对他进行过采访。

  “都是熟人好啊,欢迎欢迎。”

  刘青山热情地招呼他们姐弟进屋,嘴里还说着:“小凤同志,你这个弟弟现在可出息了,分红钱就分了两万块呢。”

  看着老姐向他伸过来的小巴掌,吕小龙笑嘻嘻的一张脸立刻变成苦瓜状:

  “青山啊,你这不是坑人嘛,我还想留点私房钱呢。”

  “再说了,哪有两万块,是一万七好不好,多出来那三千,你叫我上哪淘弄去?”

  接过弟弟从兜里摸出来的存折,吕小凤看看上面的数字,也一下子被震惊了:这么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