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学子纷纷喜气洋洋地上前和欧阳辩恭贺。
这些学子大多都是已经进入殿试的胜利者,失败者绝少能够留下来看别人的辉煌的。
欧阳辩一一拱手,在人群中他看到了程颐、吕惠卿、王韶、章衡等等人,嘉佑二年榜的那些杰出人物们大多在现场。
他们愿意上来和欧阳辩打招呼,倒不是什么趋炎附势,虽然欧阳辩的起点要比他们高,但他们也是进士了,以后谁混得好混的坏,还得看命运如何安排呢。
他们上来恭贺,是因为大家都是同年。
皇帝忌讳大臣结党,但同年这种重要的政治资源,是任何一个有志于仕途的学子都不会放过的,尤其是欧阳辩这个状元。
强烈地快乐并没有让欧阳辩失去理智,他很沉稳地与众多同年交谈,尽量让大多数人都感觉到自己被重视。
苏洵仔细地观察欧阳辩,小声地和苏轼和苏辙感慨:“此子实非池中之物,小小年纪,却长袖善舞,这段时间交往以来,此子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尊敬,对朋友也颇为心诚,的确是个可堪一交的朋友,你们可以多和他沟通交流。”
苏辙认真地点头,苏轼也跟着点头,只是有些心不在焉。
苏洵笑道:“子瞻,乙科头名已经是极好的成绩了,莫要失落了。”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心比天高,天**漫,虽然高居乙科第一,但他看起来仍然有些不快。
苏轼低声道:“是,父亲,只是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痛快罢了。”
苏洵哼了一声道:“你自认为经济上的造诣可与和尚想比?”
苏轼赶紧摇头:“怎么可能。”
“那你是认为自己比章衡厉害?”
苏轼也摇头:“也不敢比,若非和尚,章衡恐怕是状元。”
苏洵笑道:“那便是了,别说他们比你强,即便是你比他们强,你也未必就能进甲科,毕竟这玩意不仅靠实力,还得有那么几分运气才行。”
苏轼这才释然:“是了,这就是命!”
苏洵笑道:“走吧,回去吧。”
苏氏父子赶上欧阳辩和曾氏兄弟,一起浩浩荡荡归家。
……
欧阳家。
薛夫人一大早就起来了,这次不是为了她的花草,而是因为欧阳辩。
幺儿参加了科举,还取得了会元,这次参加殿试,薛夫人如在梦中一般。
她倒是想过儿子们科举的事情,但在她的想法中,应该是大儿子欧阳发先,然后欧阳奕、欧阳棐一个个下来,没想到现在年纪最小的幺儿却走在了前面。
关键是,竟然取得了会元!
这一次殿试不黜落,也就是说,幺儿已经是进士出身了。
薛夫人出身世家,但她知道要中进士有多难,她的父亲是进士及第,但她的家兄薛仲儒却是父荫出身,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要考中进士太难了。
进士也有高低,但终究都是进士,也算是高中。
薛夫人一大早就起来了,无论是考多少名,都会有人来报喜请赏的,她得准备好铜钱之类的赏钱。
今日欧阳修请了假,专门候在家里,没一会王安石也来了,两人一边聊天一边等消息。
消息一个个传来。
“中了中了,眉山苏洵中乙科第六十四名!”
王安石和欧阳修对视一笑,这也是他们教出来的学生。
一会又有人传信。
“曾阜公子中了乙科第五十六名!”
“中了中了,曾牟公子中了乙科第四十六名!”
“曾布公子也中了!乙科第三十六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