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1551> 第237章 绝望(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37章 绝望(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孟长乐摇头一笑,神态自若的道:“仆身为东翁幕僚,在生苗之事上也没有提醒过东翁,此可谓咎由自取,有什么可抱怨的?”

  李文进苦笑道:“可笑你我二人在荣王府之事上用了不少心机,都以为荣王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此番苗乱在常德一起,荣王府怕也难保,真真可谓是白费心机了。”

  这话说的倒是,孟长乐也是苦笑起来,索性就是停笔不写了。

  写了遗书也不知道能不能送出去,能不能保存下来寄到家人手中。

  家里有百来亩田,子弟也在王学门下读书,倒是没有什么可悬心的。

  李文进家里的情形也差不多。

  子弟在读书,家中有良田千多亩,不愁吃穿用度。

  大明的官员名义上的俸禄极低,主要还是太祖在国初之时感觉国力不足,百姓贫苦,加上太祖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是赤贫之家子弟。

  太祖幼时家贫到无力安葬父母尸身,那时可没有什么无主荒地,想要葬父母尸身得有地,可遍求乡中大户,只有一个刘德给了一点地葬了朱氏先人。

  加上被官吏压迫,使太祖深恨大户和官吏。

  立国之初,太祖对勋贵官员和吏员下手极狠,对官员吏员的待遇也是给的极低。

  在太祖看来,官员的身份,地位,收入已经不少,一年几十石上百石的俸禄得十来户小民的收入供给,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却是不曾想想,供子弟读书,十几二十年的苦读,侥幸才能得中为官。

  结果收入还不如一个普通的小商人或田主,官员内心会是如何想法?

  国初洪武年间杀的贪官数不数胜,但官员还是前仆后继。

  到永乐之后至宪宗成化年间,官场风气就彻底变了。

  灰色收入才是常态,象李文进这种做到四品知府的,家里置办了千亩良田的才是常态。

  至于子弟读书,在官宦世家也是常态。

  这些人家有眼光,有考试的心得体会,子弟不走弯路。

  就是不需要科场无比,世家子弟也是比贫家寒门更容易成功。

  自唐末之后门阀消亡,但科举世家又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

  不要说现在是大明,就算到了清末,有一些读书世家是从南宋时期就读书为官,家族绵延五六百年未断官职的世家,最少在江南一带是大有人在。

  科举世家和门阀不同的就是,门阀纯粹的是以血脉定高低上下。

  科举世家的子弟最少也得读书应考,做一个标准的儒生,两者不同之处就在于此。

  李文进和孟长乐子女都快成年,又没有孙辈,委实也是没有什么可挂心的。

  就是心有不甘。

  四十来岁年龄,正是想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却是要不明不白的死在这常德府衙里头了。

  况且死后还免不得被拿出来鞭尸一番,想想也是可悲。

  李文进又转身看向府衙之外,内心不乏有些想要奇迹出现的期盼。

  但奇迹是不太可能出现,最少在眼前的生苗是越来越接近了。

  千余生苗如火龙般迫近,四周一片黑暗,寂寂无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