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思忠抹了抹嘴,笑道:“就是喊了一嗓子,算什么大功?”
“众军迟疑,军心动摇,有人逃窜之时,殿下虽提刀向前,但你抢在殿下之前已经呐喊稳住毡军军心,就算没有殿下在,估计也不会造成全军惨败的结果。所以,大伙儿都传言你是此役首功。”
“这是瞎说八道,首功肯定是方仪卫,他居中指挥,临危不乱,调派合宜,亲军和毡军都服他的指挥,这才是真正首功。其余的各位将爷,赵显赵副仪卫率精兵从侧翼冲出,令生苗阵脚大乱,次功应该算他,我算哪个牌名的?这样的话是把我架起来烤啊,哪个敢当我面这么说,我真的啐他!”
宁思道闻言笑起来。
很是认真的看了宁思忠几眼,宁思道笑道:“二兄现在真的长进了,思虑的很是周全,也没有什么骄矜之心,我看哪,你也有当大将的能为。”
“自家兄弟就莫捧我了。”
“不然,我岂是那样轻浮的人?”宁思道正色道:“我心里有一个想头,这一次毡军和亲军的表现来看,估计毡军会大用,最少是大规模的补入亲军之中。二兄你这一次表现出色,估摸着是能补进来了,进来之后最少直接授给小旗官,甚至总旗,试百户。以兄长在战事上的长才,将来前途真的不可限量。”
“补入亲军?”宁思忠也是意动起来。
刚到王府时就有类似的话语,不过当时宁思道并没有太认真考虑这事。
毕竟感觉上是有些玄乎,自己这样的庄户人,刚拿了几天刀枪,不过是看守王府庄园的护卫,这样也能成为殿下亲军中的一员?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不仅是有,而且是极大!
看到宁思忠意动的模样,宁思道也是笑起来。
外头有一个能掌兵的族中兄弟,对宁思道的前途发展当然也是件好事情。
王府的诸司逐渐建立,估计还会进行多次考试选拔官吏。
经学人才王府是不招,除了经学人才王府不太用的着之外,也是考虑到王府招募这些人才太受忌惮。
招懂算术,通文墨,知律令,还有匠学,杂学,农学,医学,还有兵学的人才进王府,知道的人不会说什么,最多批评荣王这样的亲王不重读书人,骨子里没有雅骨。
不象周王和辽王,府中养着很多正经读书人,自己也会吟诗作赋。
考试招进来的,算是特任官。
这和招募的只会办事的吏员是两回事。
特任官分为初选官,类比九品。
然后是某司政务官,类比八品。
接下来就是各科的科长,类比七品。
若到了执掌各司,差不多就是六品或是五品待遇。
王府最高的长史官也就是五品了。
其实荣王府新成立时,由于申王早逝,孝宗当年视荣王为幼弟,对老荣王还是颇为疼爱。
老荣王在宫里住到十三岁才出来,封地定在常德后,孝宗派大量官兵百姓修筑王府,提前派出亲军和官吏杂役往常德。
但老荣王并没有之国就藩,在京师大婚,纳妃,生子。
直至孝宗崩,荣王也没有之国就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