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春回大明朝> 第四九三章 九千岁的远征(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九三章 九千岁的远征(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ddxsku雅文小说81中文网
  实际上这个消息让杨丰还是很满意……

  因为这就意味着目前聚集在大同国旗帜下的这些牛鬼蛇神们,真的已经在为以后向西域布局了。

  卫拉特四部是信佛祖的,和儒生们没有太大的矛盾冲突。

  至于和蒙古人结盟对于儒生们更没有心理负担,他们最怀念的就是曾经的大元盛世。

  那个可以自由自在做农奴主的时代。

  而卫拉特四部同样愿意和他们结盟,不是为了什么大元梦,卫拉特四部是漠西蒙古,人家早就不做这个梦了,但如果能够得到大同国的结盟,他们可以获得对叶尔羌,哈萨克等乱七八糟的绝对优势。目前的西域就是他们在混战,后者占据七河,河中,南疆等最好的土地,卫拉特则在北疆,阿尔泰山一带游牧,盟主和硕特部在天山北麓游牧。

  拜巴嘎斯就是后来固始汗的哥哥,后者这时候应该十几岁了,他们一家一直是卫拉特的盟主。

  这就可以了。

  这对杨丰来说是个好消息。

  至于大同国想引卫拉特四部东侵这种事情用不着杨丰操心。

  那条路本来就是要放开的,不放开河西走廊,大同国如何去西域,所以直接不管就行了。

  如果卫拉特真的东侵,那就将河西走廊的军民暂时迁移。

  或者告诉尤继先等人可以投降……

  河西走廊是甘肃镇,因为尤继先不愿意舍弃延绥镇,所以甘肃镇总兵被杨丰给了祁秉忠,再加上陕西镇总兵赵率教,宁夏镇总兵张世爵,四家组成了大明目前的西北四藩。

  藩镇。

  而且人口也不是很多。

  明朝的河西走廊本来就人口少,绝大多数都是当年迁入的军户,另外还有些内附的。

  而后者里面青壮因为跟着达云,之后被马孔英收编,这时候早就被孙承宗剿灭,他们留在甘肃的家人,男丁多少因为抵抗尤继先和张世爵的西征,同样被他们随后剿灭,女眷基本上被当地汉人将门瓜分。

  本来就不多的人口进一步削减。

  剩下的现在都已经全民皆兵,倒是战斗力迅速提升,靠着陆上贸易,倒也过的日子不错,另外杨丰每年还给这些藩镇一笔银子。

  而一直在那里坚持抵抗大同国的肃王,则被封为了三边总督,他也是大明那些藩王里面,目前仅存的两个之一。

  肃王,蜀王。

  靖江王这时候也被万历以附逆废黜。

  至于剩下的,在杨丰控制区的早就被以各种罪名废黜,然后打包送往凤阳去开荒,包括山东和河南的也一样,也不仅限于在凤阳,毕竟这一下子打包送过去的实在太多。要知道这些藩王家族多的都数千口,凤阳留给他们的荒地也已经不多了,总之就是凤阳府范围内,一个藩找一块适合开荒的地方,然后由附近民兵帮助指导进行开荒。

  不会开荒……

  连开荒都不会,对得起太祖高皇帝吗?

  话说大明的凤阳守备太监可一直没撤,凤阳高墙可一直都在,对不起太祖高皇帝,那就去凤阳高墙里面悔过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