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乃礼仪之邦,凡事都要讲究个礼尚往来,禅让也是一样。
尽管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曹孟德迫不及待的想当皇帝,你也不能人家一让就接受,好歹婉拒一下,这是最基本的礼数。
少了这道礼数,你曹孟德就算做了皇帝也坐不安稳,孔孟之后绝不允许一个没有礼数的人做他们的皇帝。
没办法,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玄虚永远比务实重要。
而且国人还有一个毛病,攀比。
三让三辞那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属于玩剩下的,自己再怎么不堪也不能比老祖宗差不是,他们让三次,自己就绝对不能少于三次,否则史书不好看呐。
正因如此,曹操才连续三次拒绝了刘协的禅让,现在是第四次,再拒绝就不是谦虚,而是矫情了。
事到临头曹操反而拘谨起来,看着态度诚恳的刘协竟有些不知所措,嘴唇蠕动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仔细想想,他最初的梦想只不过是当个皇甫嵩那样的征西将军,谁知造化弄人,光和三年他被朝廷二次征召后先任议朗,后入西园新军任典军校尉,后起兵讨董,后被任命为东郡太守,兖州刺史,司空,丞相,魏公,一路平步青云,所取成就早已超出自己的预期,现在又要像王莽一样接过玉玺,取代刘氏登基称帝。
想到四百年大汉即将在自己手里终结,他心中竟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人们常用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来形容一个人的定力,证明他内心强大,沉着冷静,曹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再强大也有个限度,一座泰山崩了你不害怕,十座同时崩你试试。
封相封公甚至封王,曹操都能淡定,可是禅让,他真淡定不起来。
王公再大也只是臣不是君,君臣之间是一道天堑,想要跨越只能靠武力争夺的天堑,华夏千年,出过多少英雄好汉,可他们再厉害也只是臣,也只能为臣,真正由臣变君的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曹操虽然厉害可也是凡人一个,如此大的诱惑摆在面前哪还能淡定的起来,面对天子的禅让和百官的观望,他既不忍心拒绝又不好意思接受,心里那叫一个纠结。
董昭看出了他的挣扎,躬身拜道:“魏公,陛下四次禅让诚意十足,看在他态度诚恳的份上您就答应了吧。”
其他官员同时拜道:“魏公,您就答应了吧。”
他们以前还想搬着凳子看戏,现在却只想快速结束这场闹剧。
曹贼太不是东西了,明明心里想要的不得了,嘴上却一个劲的推脱,比那些故作矜持的女人还难搞。
推脱也就罢了,可恨的是这个王八蛋竟然用游行来吓唬人。
鼓动百姓示威游行,三皇五帝到如今,还没听说过有这种玩法,那么多百姓聚一起,你就不怕他们突然发疯把你家祖坟刨了啊?
说实话,最近他们就没睡过安稳觉,尤其是那些老家也有队伍游行的官员。
大汉疆域纵横万里,朝中官员也来自四面八方,不可能全是许都籍的,自己家乡被人这样搞,谁心里不犯突突,别忘了他们的祖坟可都在老家埋着呢。
还有一点,罢工罢市对生活影响太大了,面前这些官员谁家没个工厂,工人都上街游行去了工作谁干,罢工造成的损失谁承担,到头来还不是他们破财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