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天下无千> 第143章:玩的就是一稀罕(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43章:玩的就是一稀罕(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17k小说网南派三叔
  最新网址:听到我的话,那两京片子先是一愣,随后立马笑开花了。

  “哟,是位爷嘿,您里面请,您要办什么事?公的还是私的,我告诉您啊,咱们韩家的爷手眼通天,四九城,就没有他办不成的事,请请请……”

  那京片子特别的殷勤啊,因为他觉得我是送钱来的,这四九城外面来的京片子,就这样,只要有钱你就是爷,人家赚钱,叫你一句话,不寒颤。

  我笑着说:“捞人……”

  听到我的话,那京片子就更开心了。

  “啊哟,我可告诉你啊,我们那位爷就是捞人在行,判了几年啊?犯的什么事啊?那个屎粪窑子啊?”

  这京片子,以为我要捞坐牢的人呢。

  我也没搭茬,而是笑着说:“不好对外人说。”

  那京片子特别理解似的,笑着说:“明白明白,这,等会啊,进去见了爷,咱们老规矩就不兴了,但是,您得尊重点,我们那位爷喜欢安静,你们这边人别进去太多,主事的人进去就行了,等会我们爷呢,问一句,您回一句,您一看就是圈里人啊,懂得这八大胡同所有爷的规矩,是不是?”

  我笑着说:“晓得,晓得……”

  他立马嘿嘿笑着说:“明白人,好办事,您请啊。”

  他说着就赶紧的推开门请我进去,我让赵欣跟猫三狗四跟我进去,其他人都在等着。

  到了这四合院,我就觉得稀罕了,这雕梁画栋的,保存的忒完好了,院子里一颗槐花树,讲究,这石屏风呢,就听着里面唱戏的声了。

  唱的是九爷常听的定军山,这戏我太熟了。

  之前说的,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韩家潭,说的就是这个韩家。

  这八大胡同跟京剧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个八大胡同“风月场”雏形的形成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时期徽班进京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

  所以老四九城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

  而这韩家潭里最牛逼的人物是谁啊?那肯定是韩家了,这前面说,唱戏的不离韩家潭是说他的地理位置,后面还有一句,是江湖人加上去的,想要办事,也得来找韩家人,但是,找的就不是韩家潭了,而是这隐藏在胡同里,民国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太平馆。

  这太平馆的意思就是保你太平。

  到了这前院,有戏台子,台下坐着不少的人在听戏呢,都是一些穿着平常的老头老大爷,手里拿着大蒲扇,提溜个大茶壶,眯球着眼,听的津津有味,不时还有几个人丢个钢镚上去打赏。

  别瞧不起那钢镚,那他妈是金色的钢镚,纯金的。

  这里的老头老大爷,那都是不得了的。

  我耳朵动了动,在听到别院呢,有骰子的声,这暗场呢,设在了别院,谁他妈有胆子现在这年月,敢在四九城的中心地带设场子?也就是京圈这些人。

  京片子带着我来到了正方,他轻轻敲了敲门。

  “爷,有人要来求您办事了,您见不见?”

  “递个门槛儿……”

  我听着立马一个特别讨厌的京腔,特别纯正,那语气,带着鄙视轻蔑,还有三分流气,那儿话音听的我都起鸡皮疙瘩。

  我笑着说:“龙头万,风里来雨里去,餐风饮露,是路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