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意大利地区各个邦国组成的联军,共计3万多人。
这已经是反法联盟在意大利地区动员的极限了。
自从李维政府将复辟的法兰西王国镇压,普奥联军被驱逐,逼迫西班牙王国调转矛头签订军事同盟条约,并间接导致西葡战争爆发后,反法同盟中的奥地利就开始了爆肝模式。
李维政府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出乎想象的强大,让哈布斯堡王朝感受到了致命危机。
同时,更多的神圣罗马帝国的邦国,被奥地利和普鲁士联手拉入到反法同盟中,尼德兰联合省共和国收复南部比利时地区,并调集全国军队加入到普鲁士王国领导的反法联盟军队,在莱茵河一线与波尔查的第二军对峙。
反法联盟中经历了初期战争的失败后,已经不再寻求主动进攻,倾向于让法军先进攻他们修筑的坚固要塞防线。
以此来消耗法军的实力。
当然,如果李维愿意割让萨伏伊地区的话,反法联盟还是愿意跟法兰西和谈的。
只不过李维仅仅只是听到这个条件,就将反法联盟的和谈使者轰出巴黎。
让反法联盟颜面尽失。
这场法兰西与反法联盟之间的战争,东欧的沙皇俄国和西亚的奥斯曼帝国,都表现出来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奥斯曼帝国,正在往巴尔干地区码人,如果奥地利在这次战争中显露出疲惫之态,奥斯曼帝国十分乐意从奥地利手中夺取匈牙利地区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
这个时代的奥斯曼帝国虽然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国内还没有开启工业革命,在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的俄土战争中被打的灰头土脸,但广袤的领土和人口基数,以及新月教武装起来的圣战思想,仍然让奥斯曼帝国是欧洲各国公认的强敌。
整个巴尔干地区的基督徒,都在奥斯曼帝国的宗教奴役统治下,苦不堪言。
就连同样信奉上帝的林登万兄弟会,都无法在巴尔干地区扎下跟脚。
皮埃蒙特-萨丁尼亚王国简称撒丁王国,如今是奥地利的同盟小弟,甚至撒丁王国的军队都交给奥地利将军来指挥,撒丁王国陆军、奥地利陆军、意大利邦国联军共计15万人左右的大军,全都在奥地利将军们的领导下,并不存在指挥权争夺的问题。
在反法联盟眼里,这十五万正规军足以依托坚固的要塞和城市防御体系,抵挡十万法军的进攻。
卡尔面对上百里长度的敌军防线,为了保证大军后路不被切断,将大军分为四部分。
护卫后方和保持后勤线的后卫部队,护卫左翼掩护中军主力的左翼部队,护卫右翼掩护中军主力的右翼部队,和人数最多足足六万多人的中军主力。
卡尔布置的战术很简单,也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中路突破,两翼跟进护卫,并向四周扩大和巩固中路军的战果。
而奥地利元帅鲍利尤则把撒丁王国的军队放在地势平坦的防区中,这片土地也是卡尔陆军主力的必经之地。
由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原因,法兰西共和国攻入撒丁王国利于行军的平坦道路并不多,只有那么几条,奥地利-撒丁-意大利联军只需要重点防御这几条道路上的军事要塞,就可以挡住法军的入侵。
卡尔第一步战略目标自然是进攻撒丁王国最富裕的城市,也是撒丁王国的首都都灵。
卡尔牢记着李维的战略指令,这一次入侵要狠狠的抢上一笔,不要在那些普通市镇上停留,把目光放在富裕的大城市身上。
一个富裕的大城市可不单单只是这一座城市的财富多,城市周边往往也蕴藏着大量的财富。
而且打下都灵可以瓦解撒丁人的抵抗意志,甚至迫使撒丁王室签署不平等的停战条约。
鲍利尤元帅把撒丁王国的军队放在第一线的原因很简单,这场战役是撒丁王国保家卫国的战斗,撒丁士兵有理由为此拼命战斗到底。
而意大利联军则是战斗力最弱的军队,倒不是说他们武器装备不行,而是这些意大利邦国联军来自不同的邦国地区,很多还是雇佣兵组成,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为钱而战,没有什么军人的荣誉感。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