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第039章 辽人守辽土(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39章 辽人守辽土(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81中文网
  

  杨镐知道老皇帝脾气,打仗时和他提条件,往往容易达成,尤其是在打胜仗的前提下。这是杨镐在万历援朝时便学到的经验。

  杨镐让女婿放开胆子招兵。

  有了兵,才能在辽东扎根。管他什么守备游击,管他什么兵额,尽管去招,只要不超过两千就好,不要干的太过火。

  杨镐特意叮嘱,如果有御史追查,超过守备兵额的部分,一口咬定说是给马林补充人马,实在不行就说是义民杀奴心切,自备粮草,自愿归附,民心可用。

  其实只要皇帝不管这事儿,也不怕那些言官弹劾。

  从三百战兵的兵额一下子膨胀到两千,刘招孙对岳父大人这番操作佩服的五体投地。

  不过为了报效杨经略的栽培之恩,刘招孙决定直接招满五千。

  努尔哈赤很快就要来打开原,辽阳沈阳也将不保。

  到时辽东烽火遍地,没有几个文官监军会闲的蛋疼,身涉险地跑到辽东查什么兵额。

  总之一句话:刘招孙点兵,多多益善。

  想明白这些,他就开始专心练兵。

  这个时代的练兵主要是训练军纪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这些都是现成的教材,完全可以拿来照抄,基本不需做太多改动。

  戚帅练兵最看重的是兵源和军队纪律。

  刘守备麾下这支与镶蓝旗鏖战的南兵,其中兵油子就不少,更不要说其他人马。

  上次在浑江,遇到镶蓝旗真夷攻击,最先溃逃的就是兵油子。

  戚继光死后,由于装备训练等原因,曾经战功赫赫的戚家军不断褪色。

  戚金虽是按照照他叔父当年那样练兵,然而时代在变,在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的万历朝,越到后期招募一支纯粹的义乌矿工,就越难了。

  兵源不好,一切都无从谈起。

  按照戚继光的说法,城乡的油滑之徒不要,老兵油子不要,见惯官府的城里人不要,脸孔白白细皮嫩肉的也不要。

  只有黑大粗壮,见官府有胆怯之意的乡野之人,农村人和矿徒最好。

  还需要是单身汉,在卫所建立之前,那些有家室的士兵在战场上肯定不敢搏命,而且他们死后守备大人还需要一笔不菲的抚恤金。

  一句话概括:单身的、老实健壮的乡下人。

  辽东经济发展水平较之江南,相差不啻以里计,这边的兵源也未必比义乌差多少。只是辽镇这些上官们根本没把精力用在练兵上,他们觉得依靠几百上千个家丁就能解决边患,为何要花更多钱去练兵呢?退一步讲,即便是投了后金,管职俸禄不变,照样可以大把捞银子,辛苦练兵又有什么意义呢?

  跟随来的那些苦难辽民,很多都符合选兵标准,他决定先招收两千人。

  在实际训练中,还必须要将士兵地域打乱,防止以后出现尾大不掉的问题。除了辽地,还需要招纳其他各地兵源,刘招孙决定先从南兵中选拔两千人,与辽人混合训练。

  解决了兵源问题,接下来就是军律。

  所谓军令如山,必须做到令行禁止。

  自从回到沈阳,刘招孙便与士兵同吃同住,他住在帐篷里,身边带着两个亲兵,一个叫张潮,另一个便是裴大虎。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