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司礼监> 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晕血(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七百三十八章 快拿走,咱晕血(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
  11月22日,汉服出行日,咱家为那些年轻人喝彩。

  大家若于街上看到他(她)们,请给予鼓励。

  …….

  宝应的致仕官员李克元,魏公公能留他一条命,可高邮的钱文业,魏公公却是下了处决令。

  并且是灭门令!

  这是魏公公两世为人以来,头一回下这等严酷的命令。

  如此无情,皆因那钱文业想要他魏公公的命。

  魏公公不想哪天突然就叫个剌客剌死、割去首级,便只能自己去割首级了。

  世上没有撬不开的嘴,也没有守得住的秘密。

  严刑酷法之下,宝应城中的亡命徒没多少能一直撑到底的。

  钱家虽然没有出过进士,也没有出过举人,但在高邮却几乎家喻户晓。

  民间都说若钱家在家跺跺脚,运河那边就要抖一抖。

  这倒不是说钱家是管运河的官,因为管运河的是漕运总督衙门,地点在淮安。

  钱家能有这等势力和影响,是因为他们是运河上的“漕口”。

  庙堂规则为明,江湖规则为暗。

  本朝依靠运河南粮北调,供应京师和边防,两百年下来,围绕着漕粮的征收和运输,生长出一套盘根错节的潜规则体系,称之为漕规,而决定漕规和执行漕规的则是漕口。

  能为漕口者,一为敢打敢杀的亡命徒,二为地方有权有势的士绅。

  初始,小户认为漕口可以给他们提供保护,于是纷纷投靠,请漕口代交漕粮,以避免官吏的敲诈。漕口自是愿意包揽此事,于是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套独立于律法之外的管治体系。

  两百年下来,这套规则已是根深蒂固,而原先那些替小户打抱不平的漕口们,也一个个都成了高高在上的漕头。

  钱家就是其中一支。

  历史上,漕帮正式建帮是在伪清雍正年间,但眼下实际上已有雏形。

  从事漕运的多是运河沿岸的青壮年船工,还有一部分底层读书人参与其中出谋划策。各漕口也是组织严密,有残酷的漕规、家法维持,并且已经呈现一定的军事化。

  如有些漕口已有旗语、暗语,一旦有事,短期内就能调动千人左右力量。

  这等力量地方府县都做不到,因而便是名满天下,以能臣著称的李三才做漕运总督时,也是不敢对那些漕口强硬,主要以安抚为主,为的就是避免漕口动乱,影响漕运。

  钱文业和董三郎乃八拜之交,二人算是蛇鼠一窝。

  一个早年在太湖干劫票,一个则是在运河抢地盘,都有人命在身,也都纷纷洗白,摇身一变成了高邮的体面人物。

  把兄弟叫个太监打死,钱文业自是不甘心。但他很聪明,知道凭一己之力很难斗得过那魏太监,所以私下鼓动对魏太监暴行不满的士绅,筹资出重金买那魏太监人头。

  人不犯我,我还犯人呢,况人要犯我。

  魏公公可不管钱文业是什么漕头,他只知道此人一定要死,反正漕运也不归他管。

  郑铎亲自率兵执行这道灭门令,一共出动了两百三十人,直扑位于高邮城外十里地的钱家老宅。

  马蹄声响彻在钱家大院外时,自有守院的人喝问来的什么人,结果就是脖子一疼,血涌如柱,身子扑通倒地。

  马队官兵多半是辽东马匪和飞虎军出身,叫他们堂堂正正上阵冲杀,可能勉强,但要他们做这杀人放火的勾当,那却是一个个再顺手不过。

  郑铎看着院中已经惊慌成一团的钱家人,朝部下们挥了挥手。

  大门很快被撞开,官兵们鱼贯而入,手中的火把映红了整个钱家大院。

  睡梦中的钱文业被惊醒后,还算有胆色,带着十多个亲信赶到了前院,看到眼前一幕顿时怒不可遏:“我是营字漕口钱文业,什么人敢闯我钱家!”

  对面走出一人,打量了他一眼,说了句:“我家公公说了,让我带你人头回去。”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