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是出头的橼子先烂,未闻有首叛者君领天下。如果可能的话,老者真心不想做这个出头鸟。
同一时间举兵的不光是袁家,收到情报的所有世家大族,近乎在同一时间决定举兵。
不过大家的脑子还是没有烧坏,知道大明尚未到人心尽失的地步,不是造反的好时候。
没有直接举出反旗,而是拿地方藩王当挡箭牌,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开干。
……
一夜之间,世家大族挟裹了九路藩王,纷纷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朝中文武百官乱做一团。
作为始作俑者的“朱厚炜”,此刻却没心没肺的坐在龙椅上看热闹。
到了现在这一步,再也没有人敢说世家大族冤枉。甭管有没有误会,既然举起了反旗,那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明知道这一切,都是皇帝故意搞出来的,大家也只能捏着鼻子平叛。
受上一届内阁集体谋逆勋贵镇压有功的影响,武将集团在朝堂中的腰杆子一下子硬了不少。
原本只是文官有资格谈论的平叛大事,现在武将们也有了参与权。
见各方争执不下,英国公张仑上前说道:“这是吾等整理出来的平叛纲要,请陛下过目!”
说完还故作挑衅的看了文官们一眼,仿佛是在说:打仗还是我们来,你们负责看着就好。
明知道这是故意做出来的,朱厚炜还是很满意,朝堂需要平衡,文武的关系就不能太好。
翻了翻奏折,朱厚炜不满的说道:“张公,你都安排完了,还要朕干什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是对英国公不满,只有少数亲信才知道,“朱厚炜”不满的是平叛大军中没有自己的位置。
仿佛是闻到了信号,御史们正跃跃欲试,张仑就抢先开口道:“陛下,自然是总揽全局了。
这次叛乱乃世家大族所引起,绝非之前的普通民乱可比。短时间内,恐怕难以镇压下去。
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没法子,张仑是真被熊孩子搞怕了。要是再让他出征,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样的乱子。
朱厚炜不满的翻了翻白眼:“张公言重了,看似九路乱军声势浩大,实际上也就一群乌合之众。
关中那帮乱军,自有镇北公负责收拾,不需要朝廷费心。汉中和洛阳的乱军,也可以让镇北公顺带给解决了。
蜀地的乱军和江湖中人杀得不可开交,等他们打完了,这场风波也就结束了。
需要我们动手的也就福建、江西、苏州、山东、河南的乱军。
福建可以先放放,反正他们也闹不出来大乱子。剩下的四路,干脆也不用麻烦了,由朕亲自带兵一路镇压过去就是。”
看着摩拳擦掌的皇帝,无数中低层官员纷纷感慨:不愧是亲兄弟,这行事风格完全就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在内心深处他们不经怀疑,孝宗皇帝究竟怎么教子的,怎么就教出了这两个混账玩意儿。
张仑硬着头皮回应道:“陛下,些许叛乱怎么能让您亲自出马,这岂不是抬高了叛军的地位?
何况太后她老人家,刚刚经历丧子之痛,正需要您陪着,万万不可能放您离开的!”
看着据理力争的英国公,百官们齐齐松了一口气,还好有忠公体国的英国公在,否则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同时又对不作为几名内阁大员表示不满,这种时候本该是他们文官发挥风骨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武将专美于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