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国际”包租婆,易飒对自己各地的包租账目都门儿清,她有个小本子,租户的各项信息都记得清楚,还有一栏叫“评价”——人看人,几次下来,总有个大致定性、基础打分,比如里头有些人的评价是“老实、实在”,有些人是“木讷,死干活”,还有些人是“老赖”。
苏卡就是个彻头彻尾老赖。
长了张极憨厚的脸,却有颗贼油滑的心,她来过这村子三次了,没收到过他的租,他的眼泪说来就来,总有大把理由:叔叔死了,手腕摔折了(说这话的时候手上真缠着纱布),被人抢劫了(还仰起脖子给她看颈上大片的擦痕)。
易飒从侧面了解到,他叔叔是死了,十多年前的事了,手腕没折,只是包了块纱布给她看的,至于脖子上的擦痕,是去金边找小姐,完事了不想给钱,跟人厮打时摔倒所致。
他妈的是不是当她蠢?她一个要死的人了,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在她面前搞这套!
所以这一趟来,她把苏卡骂了个狗血淋头,骂得村里人聚在一旁围观,苏卡抱着脑袋蹲在地上抹一把眼泪甩一把鼻涕嗷嗷哭。
易飒懂的高棉语其实也有限,骂着骂着还是说中文顺口,反正大家也听不懂,她想到什么骂什么。
——就你等钱用,我不等钱用吗,我也穷啊。
其实她不穷。
——人人都像你这样,赖着拖着不还钱,我将来靠什么养老?
其实她觉得自己没将来,也没“老”可养,纯粹发泄出来解气。
她是骂爽了,也骂懵了一圈人,村里人只隐约了解是苏卡欠债,面面相觑之后,三三两两离开,又陆陆续续来,手里都拿着东西,有蜡烛、肥皂、做衣服的布、包菜、肥皂,还有人家里实在窘迫,只拿得出来一把小葱。
易飒知道这儿的习惯,属于举全村之力,帮苏卡还债,但凭什么集一村老实人之力,为一个油滑混混倒贴呢,再说了,她收一堆这东西回去干嘛呢。
实在没办法,易飒只好吼了句:“不要了,都不要了。”
顺势上去狠踹了两脚苏卡,苏卡知道这笔账就此黄了,被踹也开心,还跟她“thankyou”。
易飒挺丧气的,觉得自己是铩羽而归,又觉得时间宝贵,也不值得浪费在跟这种人置气上,于是转身往河边走——这一趟,她是开船来的,乌鬼正立在船舷上,气定神闲看这场闹剧。
刚走了没两步,有三两老年村人拉着苏卡当翻译赶上,比比划划说了一通,苏卡的自我调节能力真不是盖的,居然已经面色如常,解释说大家挺感谢她的,想留她吃饭。
吃什么吃啊,这么个穷村子,料想吃的也难以下咽,易飒想也不想就回绝了,苏卡跟那两个人说了几句之后,继续坚持:“是喜事,有外来人会更热闹。”
易飒随口问了句:“什么喜事?”
“有人结婚呢。”
“今天?”
“就今晚。”
鬼使神差般的,易飒同意了。
半是因为好奇:今晚就结婚,她居然看不出任何喜庆的痕迹。
半是因为……
她挺喜欢看人结婚的,觉得喜庆、也福气,像看人穿华美的衣裳,虽然这衣裳并不在她身上闪亮,但只看看,就已经觉得挺开心了。
***
晚间,气氛终于稍稍热闹,按理,柬埔寨的婚庆是要延续三天的,但因为村子穷,一切从简,所以只保留了最基本的仪式。
小孩儿们爱看热闹,一个个都挤在了最前面,易飒只远远站开了看。
新郎二十来岁,个子不高,又黑又憨,背着席子、被褥,手拎盆罐,傻笑个不停——这里时兴男人“嫁”进女家,他也没什么家当,一收一裹,全在背上了。
过了会,新娘在鼓噪声中被请出来,举行“拴线仪式”,有点像中国的拴红线,新郎新娘都双手合十,几个老人把两三根丝线一圈圈缠绕在两人手腕上。
大概寓意着从此之后两个人就联接为一体了吧。
仪式简陋,新郎不帅,新娘也不美,器物陈设也穷酸,但易飒就是打心眼里觉得,一切都太好了。
喜宴时,新人过来敬酒,易飒才想起没给贺礼,赶紧翻出钱包,能抽的钞都给出去了,给完了又觉得自己傻:明明是来要债的,要到钱包空瘪,也是没谁了。
苏卡端了个餐盘凑到她身边,一边拿手指撮饭吃一边跟她聊天:全村就他能勉强跟她沟通,不能让客人觉得受了冷落。
聊的也应景。
苏卡:“你结婚了吗?”
易飒:“没。”
苏卡一副很关心的样子:“你也应该结婚了,我们这里,女孩子过十五岁就能结婚了。”
内心里,他觉得易飒嫁不出去了:他从来没见过比她脾气更差的女人,仿佛天生的黑脸,双方建立债务关系以来,苏卡从没见易飒对他笑过,除了冷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