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四正午。
肃州城南,元帅军列营十里。
刘承宗远远望着河西走廊第一雄城,即使隔着城墙,也能看见城中心八丈高的钟鼓楼。
肃州是河西规模最大的城池,昼夜之间,城头已换旗三次,先是明军的朙字旗,随后被三劫会起义军拔掉,换上了靛蓝底色的三瓣白莲北斗旗。
而现在,高应登部被迎入城内接管了肃州防务,白莲北斗旗也被换下,城头飘扬着属于他的四方元帅旗。
不远处虎贲营把总蜂尾针张振驰马而来,通报后行至帐前,行礼报告道:“帅爷,城内军户跟那帮信白莲的都安稳了;所有会被伏击行刺的地方都有我们的兵,保证万无一失;韩将军已经把卫衙收拾出来,帅爷能睡个好觉了。”
刘承宗揉了揉脖颈子,蜂尾针这话吧,乍一听没啥毛病,但仔细思索,他口中那些‘会被伏击行刺的地方’,显然是马科检查的……元帅府就这一个有过行刺经验的将领。
“入城不急。”刘狮子摆摆手,问道:“你是说军户和三劫会,不是一伙人?”
他刚进嘉峪关,就已经收到高应登关于三劫会众在肃州城内起事的情报。
肃州严格意义上是两座城,一座是古老的酒泉城,一座是明代洪武年间扩建的肃州城,这座城极为方正,一切以城墙基座与三层钟鼓楼为中心,向东南西北按八卦布局。
这座正中心的钟鼓楼,是古代酒泉城的东门,再向东蔓延的半座城,则是洪武年扩建的成果。
刘狮子不是没见过大城的土包子,兰州城、平凉城都很大,那两座巨城大半都为王府占据,城内军兵百姓并不多,攻城难度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大。
肃州则不一样,这座城里居住的七成都是军人家庭,一旦居民顽强抵抗,必然会付出极大代价。
三劫会众起事,令元帅府兵不血刃拿下肃州,对他来说是意外之喜。
但此时从城内出来的蜂尾针言外之意,似乎三劫会众与军户们不是一条心。
蜂尾针不禁笑出一声,随后收敛笑意,道:“大帅有所不知,城内信白莲的早就准备起事了,那些莲花旗都是提前赶制,但不知何故,本应两天前进城主持起事的首领索康却没来,这场起事就搁置了。”
“他们的头目不是那个叫宋贤的?”
“不是,信白莲的的都要渡三劫,大帅有所不知,肃州城有四条大街九个大十字和十八个小十字。”
蜂尾针说起来语气里满是羡慕,摇头道:“人家宋商贾在三个大十字和六个小十字上有自己的铺面和商号,要吃有吃要喝有喝,他这样的人哪儿有三劫啊。”
肃州城的东南西北都修得方位极正,这座城唯一不规整的地方就是东西略长、南北稍短,总体上为长方形,这是因为明代的肃州其实是两座城拼起来的。
它的老城是西门到钟鼓楼,为晋代修的酒泉城,钟鼓楼就是以古代酒泉城的东门城门楼为基,在上面修了三层重楼,形成近三十米的高度,异常巍峨。
明代洪武年间对酒泉城进行扩建,拆了东城墙,继续向东规划了半座城,形成如今的肃州城。
因为明初的河西缺少人口,肃州城不像其他城池因人口众多自然扩张,而是陕西为解决肃州卫旗军安置进行规划,因此街巷格局格外分明,就算是外地人进了城里,怎么转都很难迷失方向感。
以鼓楼为中心分开东南西北四条大街,每条街上又都有两个大十字路口,算上十字穿心的钟鼓楼,被称作九个大十字。
四条大街九个十字又分出九条小街和十八个小十字,以及三十六个半截巷子,构成整个肃州城的布局。
蜂尾针对刘狮子解释道:“城内的指挥胡志深、王彦明本想让宋贤出钱粮募兵,宋贤不愿,他家典当铺的掌柜是三劫会在肃州的土地,知道起事口号,宋贤就趁焚烧借条募兵时喊了出来,指挥使王彦明当场被杀,宋贤轻而易举就拿下了肃州城。”
刘承宗眯起眼来,这么说送来,他们入关的时间刚好,早两日,这肃州城也不好打;晚两日,恐怕城里这帮人还得为首领位子内讧一遭。
现在好了,高应登的军队稳定了街面,能最大程度上避免城内遭受二次战乱的破坏。
蜂尾针这边说着,就见不远处的肃州南门,两列军兵簇拥着几人出城,还有元帅府的马队在左右护卫。
有塘骑率先过来报告道:“大帅,高将军说,城内原肃州卫指挥使胡志深、商贾宋贤前来迎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