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士卒一见太史慈如此,他就知道,太史慈的意思,所以他这时候是赶紧说道,“将军,所谓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如今将军当早做打算,保住我军人马,奔向江陵才是啊,难道将军要做那不忠不义之徒?”
太史慈一听,不忠不义之徒?这是说自己呢?这辈子这么大了,还真是第一个敢这么说自己的,这真是己方的士卒。要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大爷呢?说自己是不忠不义之徒,胆量不小啊,己方什么时候有如此人物了?
太史慈冷笑一声,“你叫何名?”
太史慈问向了这个年纪估计还不到二十的士卒,士卒赶忙回到,“在下向宠!”
太史慈点了点头,“好,向宠,带着大军,和我一起撤退!”
向宠高兴说道,“诺!”
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好听的了。本来吗,城池没了,还能夺回来,但是士卒和主将都伤亡了,这上哪去找回来去。士卒还好说,但是主将呢,天底下也只有那么一个太史慈,所以向宠当然是知道太史慈对自己主公的重要性,所以是苦劝其人,这才算完。
-----------------------------------------------------
太史慈绝对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妥协的人,但是说实话,他却也知道,向宠说得都有道理。而如今自己最应该做的,绝对不是和凉州军死拼,而是弃了襄阳,赶紧撤向江陵。他也知道,如今已经是大势已去了,之前还没太大感觉,但是这个时候,随着登上城头的凉州军士卒是越来越多,他真是没什么信心了。至于马岱,他也不知道人哪去了,反正应该还在城头吧。
并且太史慈感觉,自己就算是不答应,这个叫向宠的,可能还有千百种方法,说服自己答应。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自己认为其人是个人才,所以一定要带着他离开,然后引荐给自己主公。至于其他的,城池丢脸,自有自己去和主公请罪,一切都是自己的原因,所以才……
向宠和城头的刘备军士卒招呼了一声,让一部分人留下拒敌,而剩下的全部撤退。太史慈看着他的安排,是点了点头。一部分人撤退,而一些人则是要留下,这是必然的。因为只有牺牲极少数人,才能成全大多数,要不最后谁也跑不了。至于剩下的士卒,太史慈也知道,他们都是自愿留下的,不管怎么说,没有人牺牲的话,那么伤亡只会更大。
-----------------------------------------------------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