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第一狂兵> 第183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83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南派三叔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议论之卑尔。”

  “荀先生啊,这是荀子的观点。”

  “你祖上都已经说的很清楚,莫非,你不认可荀子的学说?如果真实这样,那我承认你的话,那也无妨。”

  庞统神色平静,一番话,却是平地起惊雷。

  一个个看向庞统,大为惊讶。

  袁尚的脸上,露出赞许神情,辩论,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庞统这一次的辩论,高明机变之处,就在于最后,搬出荀家的老祖宗荀子来,借助荀子的话,直接打荀谌的脸。

  汉以孝治天下,如果荀谌敢非议老祖宗荀子,那么荀家,就不会认可荀谌。

  当然荀谌的话,其实是一个普遍的道理。天下君王,乃至于天下人,都要看脸,这是现实存在的。可是到了理论辩驳,却又不一样,没有哪个大儒名士,会承认自己把看脸放在第一位。

  任何人,对外宣传的口径,肯定是说把德行放在第一位。

  袁尚朝庞统投去赞许神情,旋即又看向荀谌,接下来,荀谌会怎么应对呢?

  是继续辩驳?

  还是认输。

  荀谌面色一变再变,他看向庞统时,再无半点的轻视。

  庞统一番话,组见庞统的能耐。最关键的是,庞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助荀子的话来反驳,这就是无敌的。

  荀谌这里,根本不敢辩驳,不能否定自己的祖宗。荀谌犹豫片刻后,最终叹息一声,拱手道:“庞士元善辩,在下服了。”

  说着话,荀谌直接退回坐席。

  袁尚见状,一招手,庞统便退回来,袁尚道:“荀先生一番话便回去了,那么现在,可还有人来讨教指点吗?”

  “在下逢纪,有一疑问,请徐庶徐元直赐教。”

  这时候,逢纪站出来。

  逢纪是袁绍身边的名士,也是袁尚的人。如果袁尚的麾下谋士少,就必须借助逢纪等人,可是如今,突然来了两个谋士,逢纪也感受到了压力。

  所以,他也站出来。

  只要能打压徐庶,那绝对是极好的。

  徐庶一步踏出,神色平静,微笑道:“逢先生,请赐教。”

  这一刻,徐庶斗志勃发。

  他徐庶,不弱于人,这一次逢纪要打压他,他却是要趁势而起。更何况,他作为袁尚的谋士,也代表袁尚的脸面。

  逢纪正色道:“徐元直出自荆州,和庞统是同门吗?”

  “不是!”

  徐庶摇头回答。

  他神色泰然,道:“在下寄居荆州,时常在鹿门山听庞德公讲学。”

  逢纪问道:“那么,你师从何人?研究什么经典呢?”

  这一番话,是询问徐庶的师门,以及师门传承的学问。自春秋战国以来,诗、书、礼、易、春秋,各有研究的人,譬如郑玄,主攻古文经学,同时兼顾今文经学。

  在经学造诣上,这时代无人能出其右。

  譬如当今的国丈伏完,伏家专攻《尚书》,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子百家的典籍被焚毁,而伏家的老祖宗伏胜,在秦朝时是博士,专门研究《尚书》。

  当时天下焚书,伏胜藏匿了一卷《尚书》在墙壁中,得以保存尚书的部分内容。等到汉文帝继位,专门派晁错到伏胜的家中请教,所以有后世的《伏生授经图》。

  后世尚书学者,大多数都传自伏家,所以有‘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其义。’

  除此外,《公羊春秋》、《吕氏春秋》等,实际上各门学问,都有家族的渊源。

  这是逢纪的意图。

  要刁难徐庶的出身,以及徐庶研究的经典和学问。

  你一个没有师承的人,要立足很难。

  袁尚听到了逢纪的话,也明白了逢纪的意图,他看向徐庶,眼中也有一抹期待。

  徐庶,要怎么破局呢?

  喜欢三国第一狂兵请()三国第一狂兵。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