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见劝动柳盼儿了,颇为满意,“那不能急,元青吉人自有天相好,一定能够早日回来。”
做了新媳妇之后,于兰花仍旧来柳盼儿家做工。
不仅她来了,而且还把李五郎带过来。
李二奶奶和李二爷爷老两口就能把地里的活干完,也乐意儿子和儿媳妇去柳盼儿家干活。
一方面来柳盼儿家干活,两个人一天就能挣四十文钱,这些还包早饭和中饭。
另一方面,他们也知道刘盼儿有本事。跟着柳盼儿做事,有好事,他们也能第一时间轮上。
反正他们老两口身体硬朗,还能再干几年。
刘氏偷偷观察,发现李五郎和于兰花之间相处融洽,颇为感慨。
这男人成了亲,就是不一样。眼神里的喜悦,脸上的笑容,溢于言表。
玉兰花对现在的生活也很满意,虽然每天也下地干活,但婆婆说了,他们赚得工钱自己收着。
不仅如此,新婆婆不像以前的婆婆那样挑三拣四,无故谩骂。
于兰花觉得现在的生活非常轻松自在,改嫁的丈夫,对她也很温柔。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的儿子在他改嫁之后,再也不喊娘了。
一看到她,就躲得远远的。
于兰花虽然有些难受,但也知道这是自己选择的路,儿子李锁子选择不跟她来往,她不后悔。
就在李家村忙忙活活,看守红薯,为了新生活奋斗的时候,崔阳县县衙,也没有闲着。
刘县令知道事关重大,不敢大意,为了防止有人破坏这些高产作物,防止有人哄抢,特别派了十几个衙役,白天黑夜轮流巡逻。
刘氏看到衙门的人,颇为害怕,“三弟妹,这些人会不会抢了咱们的红薯和银子?”
听到大嫂的话,柳盼儿摇头失笑,“大嫂,你这是从哪里听来的?”
刘氏苦着脸,面露凝重,“村里面的人都这样议论呢,大家都很害怕。”
柳盼儿气定神闲,一点都不害怕,“之前县衙的人就说了,是刘大人派人来这边巡逻,防止有人偷盗哄抢这些高产的红薯。钦差顾大人已经带着咱们的红薯和土豆去了京城,要把这两种高产作物作为祥瑞,呈给陛下。”
“我们李家村是最早种植红薯和土豆的村子,自然也会被皇帝知道。不管是咱们田里的红薯,还是咱们李家村的所有人,都非常重要,不容有失。你就放宽心吧,再过一段时间,朝廷也会派人过来。咱们李家村不仅能得到银子,还能得到更多的赏赐。”
有些忐忑不安的周翠花在听到柳盼儿的话之后,也长舒一口气,“元青家的,你说得有道理。你们村长叔,在家里也这样说,但我心里就是不踏实。”
柳盼儿笑了笑,“放宽心,走一步算一步。想想咱们在逃荒的路上凶险万分,最后不也是都转危为安了吗?现在也是,婶子赶紧跟村长大叔说,安抚村里人,让他们不要乱说,不要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