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这时候,系统敌军的命运也走到了尽头。
一直关注着第二处战场局势的尚之信,看到那些戟兵被团团包围,又被切割成一个个小的包围圈围歼后,才放下千里镜看向自己所在的第三处战场。
然后,尚之信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
原本尚之信以为第二处战场的战况已经很丢人了,没成想最后的‘小丑’竟是他亲自带队的第三处战场!
就在尚之信观察另外两处战场的短暂时光里,经过枪弹洗礼冲上来的都卜勒武士们,双手大剑舞得飞起,一扫一大片,明明占有武器长度优势的清军长枪阵,愣是被集群冲阵的都卜勒武士杀出一道硕大的缺口。
不是第二处战场中,戟兵杀出来的一个个小口子,而是一整个大口子,第三处战场的清军长枪阵,差一点就被凿穿了!
这还是他麾下的一名参领亲自带着自己的亲兵护卫,领着前排的清军血战,才没有被都卜勒武士凿穿整个大阵。
平南王府的旗领汉军是汉八旗建制,沿用的是八旗军制,跟绿营军制完全不同。
按照八旗标准建制,三百人为一个牛录,汉名称之为佐领。
这是八旗的基础编制,在八旗入关前,其实是三百户满人,每一户出一壮丁参军,一个牛录三百名正兵就是这么来的。
这其实跟以前的秦朝耕战制度,汉朝的良家子弟兵制度,唐朝的府兵制度,明朝的卫所军户制度属于换汤不换药。
都是根植于土地全民募兵体制。
后来满清入关定鼎天下后,八旗兵家家户户都有了足够的汉人包衣奴才负责耕地,甚至包衣奴才下面还有连奴才资格都没有的汉民可以压榨。
自然而然的,八旗兵的家庭就实现了脱产自足的梦想,可以作威作福的骑在广大汉民劳动者头上享受了。
于是,八旗制度就这样从一个兵民合一的体制,转变成了纯粹的军事制度,牛录也不再单指兵户,仅仅只是一个军制单位。
后来的汉八旗都是仿满八旗建立的,军制自然也一样。
牛录也就是佐领为八旗基本军事单位,五个牛录组成一个甲喇,首领叫做甲喇额真,汉名为参领。
也就是说,参领相当于控制了足足一千五百名战兵的一把手,哪怕放在21世纪,也是营团级别的中层军官了。
再往上五个甲喇合为一个固山,最初这个固山就是一个旗的规模,后来随着八旗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旗已经不再只有一个固山了。
野蛮扩编的汉八旗,更是早已打破这个常规,固山的统领为固山额真,汉名是都统。
而尚之信手底下就有一个都统两个副都统听命!
要知道,尚之信带出来的旗领汉军,只是平南王府治下的一部分而已。
光是这些旗领汉军,在满清入关前就有一个旗的兵力了。
正因如此,发展到现在,固山已经成为八旗之下的一个具体军事编制,类似于21世纪的师级部队。
连参领都亲自带兵上前线拼杀,可想而知第三处战场已经危及到什么程度。
“妖道李长青召唤的战傀差距竟然这般大,那些手持双手大剑的重甲步兵,战力都赶得上入品武者了。”
无奈之下,尚之信一边派出令旗去召回另外两处战场的友军,一边将麾下的预备队都投入到战场上,才勉强挽回第三处战场的危局,将杀入清军阵中的都卜勒武士分割包围,聚而歼之。
取得胜利后,尚之信没有继续撤退,而是将分散开的队伍不断聚拢起来。
他算是看明白了,那个妖道李长青根本不想让他走,他只要将军队转变成跑路时用的行军纵队,前面立马就会多出来一波战傀。
重新聚拢起来的清军,伤亡数量高达四分之一,虽然他们打赢了战傀,但士气却跌的厉害。
带过兵的尚之信如何还看不出此时他所面临的危局?
三处战场上,如果不是清军火器提前大量杀伤战傀,光是那三千战傀就能把他这八千人都吃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