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连忙道:“回陛下,这是臣族弟,卢象同。”
“哦?”
崇祯有些意外,旋即笑着道:“卢氏出人才啊。走,吃饭去。”
卢象升见崇祯没有见责,心里暗松,领着崇祯进入食堂。
卢象升本已经安排好了偏庁,刚要说话,被崇祯拦住了,道:“排队打饭。”
卢象升愣了下,道:“陛下,这些是士兵吃的……”
崇祯摆了摆手,道:“朕今天也是士兵,你们也是,都排队,不许搞特殊。”
卢象升见状,左右四顾,只得站到崇祯后面。
食堂里,并不怎么吵闹,只有前后排才会有人说话,不远处的餐桌上,士兵们吃的都很快,并没有多少交谈。
崇祯不动声色的注意着这些,暗自点头。
很快就排到他了,硕大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个大盘子,里面有盛好的米饭,两样蔬菜,一样荤菜。
崇祯看着那一大块猪肉,有些意外,端起盘子向前走。
卢象升,以及后面的王承恩,曹变蛟都紧跟着,明显的护卫着崇祯。
崇祯找了一个相对偏僻的角落坐下,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猪肉,只觉得十分肥腻,越发意外了,看着对面的卢象升,道:“这猪肉,是你通过兵部采购的?还是私下购买的?”
倒不是士兵吃猪肉有什么问题,而是他知道,近来京城的猪肉短缺,价特别贵,这里居然能买到,看样子还相当不少。
卢象升还没开口,王承恩接话,道:“皇爷,这个,是嘉定伯那边的。”
崇祯眉头一挑,他近来事情太多,没办法事无巨细,并不知道,嘉定伯的生意,已经扩大到了供应军营猪肉。
崇祯暂时没空理会老丈人,看着卢象升道:“遵化这边,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
虽然兵部用了各种办法遮掩,但一万五千人的军队驻扎在这里,不可能瞒过所有人。
卢象升躬着身,道:“是有些人找上门,不过都被臣打发了,兵部那边也做了安排,倒是没有暴露。”
崇祯点点头,道:“那就好。”
北京城离长城并没有多远,京城以北,处处都是要塞,设置了众多的卫所,边镇以及划定的军事区,各种总督,巡抚交错不断,十分复杂。
卢象升等了一会儿,便开始汇报起他近来的事情,事无巨细,只要他认为该汇报的,都一一的说着。
崇祯早就饿了,不动声色让王承恩,曹变蛟吃起来,他端着盘子,吃的很慢,认真的听着卢象升的汇报。
卢象升是在陈述,也在分析,有不少事情,是需要崇祯来协调,甚至是决断的。
比如,军营里不少人的官位,功赏奖惩,还有就是这里与兵部,朝廷以及各卫所等等的关系。
并不是崇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需要时间来梳理,规整。
崇祯在这里,一直待到晚上,与卢象升在食堂聊,在训练场聊,傍晚困倦,要小憩之前,还在与卢象升聊。
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崇祯就醒了,洗漱一番,简单吃一点,就带着人,离开了卢象升军营,赶往蓟州方向。
卢象升送崇祯三里地,望着崇祯一行人背影消失。
他身旁的族弟卢象同晃了晃肩膀,低声道:“兄长,陛下,对你可真好。”
卢象升神情不动,淡淡道:“回去加练。”
卢象同顿时嘴角抽了抽,有些后悔说话了。
大晚上,崇祯骑着马,手里拿着望远镜,在前面四处的转动。
“这西夷人的东西,还挺好玩……”
崇祯笑着说道。
王承恩,曹于汴跟在他两边,都不说话。
崇祯把玩着望远镜,道:“王承恩,你记一下,等朕回京了,要设立一个部门,专门翻译西夷人的书籍。”
“是。”王承恩应着道。
崇祯玩了一会儿,放下望远镜,道:“京里有什么动静?”
王承恩侧过身,道:“回皇爷,长芦一案已结,倪尚书遭遇了众多弹劾,已经有人告御状。毕尚书昨日回京。他在路上遭到了一些官吏的围堵,差点挨打。冯阁老上书,请求抚恤原两淮转运使周兵和。南京有五百人署名,为南京众多官员求情,并弹劾魏太监……”
崇祯静静听着,等王承恩说完,道:“两淮转运司,现在是什么情况?”
王承恩道:“孙尚书奏报,还在整理当中,预计月底能结束。并锦衣卫,都察院以及河东,福建等转运司已经开始着手,预计五天后,就要动手整顿了……”
崇祯神色平静,想了想,点头道:“差不多,预计年底前能大概整顿好。工部那边?”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