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1644英雄志> 第六章 汇合(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章 汇合(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但秦人恋家,虽然听说了潼关大败,对接下来的动乱,有所惶恐,但他们却也不愿意离开家乡。

  在鲁桥镇,尤振武见到了上一次帮忙的武举人郭邦奠,向他说明时局的严峻,希望他早做准备,或者随自己去榆林。

  郭邦奠感谢尤振武的提醒,但他同样不愿意离开鲁镇,反而召集亲族子弟,要死守鲁镇,和贼人慷慨战。

  尤振武心中感佩。

  为什么说,明末清初之时,陕西兵是天下最好的兵,孙传庭练兵,非到陕西不可。

  就是因为秦人剽悍。

  如此民风,才有如此战力。

  「总镇~~」

  就在泾阳,老石石善刚从后方追了上来,原来他已经将尤振武的亲笔信,送到了白广恩的手中。

  「白广恩如何说?」尤振武问。

  「他说,总镇你的建议,他会考虑,还恭贺你升任榆林总镇。」石善刚回。

  就像对牛成虎的建议一样,尤振武也建议白广恩入川,以入川后的广阔前景,诱惑白广恩,如果白广恩听了,先去汉中,再往四川,不但能避免他和他麾下的兵马投降李自成,削弱李自成的一些力量,同时因为他们的入川,朝廷在四川的兵力,会有所加强,张献忠再想要屠川,就没那么容易了。

  当然了,要快,回到固原,收拾家当后,就要毫不犹豫的往汉中转移,如果等李自成兵临城下,白广恩才想起往四川逃,那就来不及了。

  历史上就是如此,白广恩也并非真想降,只是形势所逼,不得不降。

  这也是尤振武在信中着力强调的。

  石善刚又说,在五家桥之后,白广恩也曾经在临潼短暂停留,但在听闻孙传庭病逝的消息后,他就头也不回的往固原逃去了。

  一切都如尤振武预料。

  如果孙传庭在,或许事情的进展,会完全不一样。

  尤振武忍不住向东面望,心说,白广恩啊,你可得聪明一些,早一些离开固原,往汉中去,不然

  我这番心血就白费了。

  榆林军继续前行,以一日一百多里的速度,返回榆林。

  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五家桥和卸鞍村两战,缴获了大批马匹,一千一百人的军中,竟然有战马六百余匹,两人就能合一匹,因此即便是步兵,也有战马可以骑,两人换乘一马,行军速度增快许多。

  每路过州县,尤振武都会以榆林总兵的身份,给官员写信,鼓励他们坚守。

  老石石善刚先行出发,往榆林报信。

  行到耀州境内时,前方探骑来报,说,少百户翟去病护送的娶亲队伍连同粮道吴汉的押粮队伍,就在前方不远,双方距离不过二十里。

  众人都是大喜。

  听到他们平安,尤振武心里的石头算是落了地,在这之前,他还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呢。

  武尚忠更笑道:「翟去病那个狗小子,走的还挺快嘛,额以为在富平就能追上他呢。」

  「哒哒哒哒~~」

  又行了十余里,马蹄声急促,一个詹帽棉甲的小将在官道上出现,迎着榆林军奔来,正是翟去病。

  身后还跟着一人,却是薛金川。

  「哈哈哈哈~~去病!」

  翟去病先撞见的是武尚忠,武尚忠拦住他一阵笑,戏谑他小白哥晒成小黑哥了,然后才引着他来见尤振武和尤见田。

  「二表叔,哥,梦祥,长捷!」

  翟去病下马就叫,欢喜溢于言表。

  尤见田笑着招呼,尤振武和李应瑞、王守奇三人都下马,同样露出微笑。

  几兄弟相见,各是欢喜,随后,翟去病脸色又悲凉:「哥,我表叔父呢?」

  ----他问的当然不是人,因为他已经听说表叔父尤见龙战死的消息了。

  尤振武令取出尤家旗,翟去病和薛金川跪下磕头,呜呜哭,薛金川哭的更伤心,因为他二哥也随着游戎,战死在汝州了,翟去病又向孙督师的棺车拜了三拜,再向孙夫人的马车行礼,起身后,擦擦泪水,对尤见田说道:「我哥成了榆林总兵,我都不敢想呢,只是表叔不在了,唉,要是他没有战死该多好。」

  感谢「古今只一个」的提点和打赏~~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