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定窑金彩均为国宝(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定窑金彩均为国宝(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ddxsku新笔趣阁
  

  陶瓷上的金彩装饰工艺,主要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金箔装饰阶段。

  第二、本金装饰阶段。

  第三、洋金装饰阶段。

  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器物上的金彩特征,就可以大致判定出其制作年代范围。

  像是清描金的瓷器,我们现在已经十分熟悉。

  而到了唐宋元明时期,就不太了解,其实那个时期,一般都是采用金箔装饰。

  唐代已有金彩彩绘陶俑,但数量极少。

  宋代以后,用金彩作装饰的瓷器,数量才逐渐多了起来。

  特别是传世品中,还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

  但宋代金彩瓷器,总体来说仍数少数。

  究其原因,很可能这时的金彩加工工艺,还不属于陶瓷加工工艺的范畴。

  应当是由当时的金铺负责加工,属于另外一个行当。

  因为我们在古窑址中,很少发现金彩瓷片,倒是在古墓葬、古窖藏、古文化遗存中时有发现。

  采用金箔装饰瓷器,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贴金,一种是戗金。

  明代的《天工开物》中,记叙过金箔的制作过程。

  凡色至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

  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粘铺物面,可盖纵横三尺。

  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内,竭力挥推〔椎〕打成。

  贴金是用毛笔,直接蘸胶液,在瓷器表面书写或描绘图案。

  待胶液半干时,将金箔粘贴上并压实。

  胶液干透后,再用硬毛刷将图案之外的金箔刷掉,只留下涂胶处的金彩图案。

  戗金是使用坚硬的工具,在釉面进行錾刻,然后再在錾刻的沟槽内填胶、贴金,待胶液干透再将沟槽外的金箔去除。

  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古人都离不开用胶液粘贴金箔。

  至于他们到底用的是什么胶液,众说纷纭,有说用大蒜汁的,亦有说用生漆的,至今还只是一个未解之谜。

  贴金箔用的胶,都是有机物质,几百年后的今天已经大部分解。

  加之涂层很薄,留者甚少,非高科技手段无法破解。

  这时的金彩牢固度较差,保存至今者多数已剥落殆尽,只剩痕迹。

  由此可见,因为金箔装饰工艺成本高,实用性差。

  所以当年采用者就寥寥无几,保存下来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只要能保存到现在的,均为国宝。

  虽然古代的金彩工艺,有着这样那样的缺陷,但是,要仿制古瓷,还不能不了解一下。

  从严格意义上讲,那时的金彩加工工艺,还不属于陶瓷工艺中的彩烧工艺。

  那种工艺倒是与金漆镶嵌类似,从属于陶瓷制作以外的后期深加工。

  虽然缺陷不少,但是使用黄金装饰器物,是最为华美,好像也是最为高贵的。

  黄金,不管古今,都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既然是这样,古人自然不会放弃。

  所以,到了清代,就开始采用本金装饰。

  这是清代康熙时期,御厂开始运用一种新兴金彩工艺。

  7017k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