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你是才子,感言却是这般苍白无力。”杨若雪笑着道。
“感言什么的难道还要比一下文采?”张榆撇嘴说道,“我没语无伦次就算好了。”
“人家语无伦次,那是因为获奖太过激动。”杨若雪说道。
获奖感言说得语无伦次的有么?
有,而且还不少。
痛哭流涕的也不少。
那无非是获奖之后,高兴、激动、兴奋、惊喜等等反应的一个综合表现而已。
相对而言,张榆就显得淡定许多。
他那毫无营养的话,给人一种对这个奖项“不在乎”之感。
或许,去年拿了这个奖,再拿就没那么重视了。
没得到的才显得珍贵。
或许,去年拿奖之后一番感言,被不少人批击,所以今年获奖之后,就只是感谢了一番完事儿。
很多猜测在网上流传开去。
若是换一个人,或许压根儿没人在意。
可张榆人气高啊!
他够火。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去年他获此奖,获奖感言那是直冲音乐盛典而去。
一个音乐才子,却只能在电影奖项之中获得音乐奖项。
这的确是一件很讽刺的事儿。
可今年......
话题越来越热,逐渐扩展。
然后,张榆不参加音乐盛典的话题再度被提及。
一个音乐才子却被整个音乐圈给孤立了。
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儿。
颁奖继续。
未多久,最佳原创剧本奖颁发。
“第三十七届入围最佳原创剧本的有:《长城》......”
这个奖项,竞争还是十分激烈的。
其中以《长城》声势最猛,呼声最大。
这部电影,绝对是这一届金龙奖的重头戏。
入围十几项呢。
“......获得第三十七届最佳原创剧本奖的是:《疯狂的石头》,张十三。恭喜......”
张榆楞了一下,随即笑着起身。
杨若雪跟着起身,给了他一个拥抱。
这部影片,原版的确拿了这个奖项。
可毕竟是不同的世界,竞争对手也不一样了。
张榆对能否获奖,还真没什么把握。
如今拿奖,多少还是有几分惊喜的。
又与宁远抱了一下,随即再次上台了。
这是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
这一届金龙奖,他只入围了两个奖项。
而这两个都拿到手了。
中奖率百分之百。
“作为一个歌手出道的编剧,能获得金龙奖最佳原创剧本奖,这的确是一件‘疯狂’的事儿。”张榆笑着说道,“《疯狂的石头》不过是一部纯粹的娱乐商业电影,它并没有想表达什么过于深刻的主题,仅仅是为了单纯的娱乐观众。”
“艺术品质并非影片的唯一标准,我们不应该忽视了电影的产业特性。”张榆说道,“够适时推出合乎观众口味的电影,用低成本换回大收益,拍一些有趣味性的电影也是有必要的。”
华国电影为何走不出国门?
其实,不是没走出。
看看欧洲电影节,哪年没华国电影的身影?
获奖的作品也不少吧!
华国已经不缺少能够拍摄高水准艺术片的人才,缺少的是能把握市场脉络拍出成功商业电影的人才。
喜欢艺术片的终究只是少数影迷。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
华国电影不是走不出过门。
只是在国外很难取得高票房,所以给人这么一种感觉。
不要以为商业片比文艺片好拍,拍一部垃圾商业片自然很容易,但要拍出一部能让观众喜欢的商业片决非这么简单。
而拍一部全球大火的商业片更难。
在这上面,华国的确落后好莱坞许多。
“当然,个人浅见。”张榆接着说道,“我是张十三,一个歌手出道的编剧。谢谢......”
相对于之前获奖感言,这次张榆说得要多少许多。
而且他这感言无疑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思。
他这是在力挺商业片啊!
“刚才说你感言苍白无力,你如今却来这么猛!”杨若雪低声说道,“你就不怕引起非议。”
会么?
恐怕还真会。
艺术品质或许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唯一标准,但绝对是最为重要的。
至少在国内很多人是这般认为的。
国内艺术片导演绝对是最多的。
张航以前也是拍艺术片的,这些年才开始转型拍商业片。
当初这一转变,可是被骂得体无完肤。
几乎是一片骂声。
他那第一部商业大片,如今被许多影迷奉为经典,可当年却是一片骂声。
近两年或许那样的骂声少了些,但也依旧少不了被骂。
张航为何拍《长城》这么一部主旋律的影片?
很大一部分原因,恐怕是真被骂怕了。
不过,《长城》口碑极好,不也一样被骂,说没有任何艺术性。
即便他是主旋律的电影。
《疯狂的石头》等影片,自然也少不了这样的声音。
只是被影迷的好评给淹没了而已。
电影网的评分多是影迷,不然也不可能那么高的评分。
当然,如今比以往好了许多。
似乎那些坚持拿艺术品质评价一部电影好坏的电影人逐渐接受现实,或者泯然众人。
或许是商业片逐渐大行其道,那种声音被压得没有空间。
这也是资本的力量。
或许影迷越来越有自主意识,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很难被那些电影人所影响。
或许......
“我不是说了个人浅见么?”张榆笑着说道,“何况,如今可比不得往年了。商业片大行其道,电影逐渐趋向娱乐化。”
杨若雪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张榆出道不久,但争议却没少过?
他那番感言,或许会遭人非议,但顶多也就引起一些争议而已。
对张榆造成的影响有限。
何况,他未必就说错了。
错了,怎么获奖?
颁奖继续,宁远再度错失最佳导演,《疯狂的石头》也未能拿下最佳影片。
《长城》拿下最佳影片,而张航也凭借这部影片再度拿下最佳导演。
这到有些出乎预料。
当然,并非说张航没资格拿最佳导演。
他拿最佳导演也不会有什么争议。
实至名归。
意外,不过是《长城》同时拿下最佳影片而已。
两个大奖被一部电影同时拿,这种情况不是没出现过,只是很少而已。
颁奖典礼结束,张榆携杨若雪接受媒体采访。
“张先生,第二次获得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感想?”
不是问有什么感想,而问不一样的感想?
“没什么不一样吧?”张榆笑着说道,“其实,《万里长城永不倒》这首歌,还在《沧海一声笑》之前创作的。我给徐导《江湖》创作主题曲,还是张导给徐导推荐的。”
《长城》只是因为在去年春节档才上映,所以报名的这一届金龙奖。
歌曲创造在前,获奖在后而已。
“那你拿最佳电影原创歌曲奖和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感觉还是一样么?”
一样么?
张榆想了想,随即摇头,说道。
“当然不一样了。”张榆说道,“我学音乐出身,又是歌手出道,拿剧本奖自然比那音乐奖更加惊喜了。”
“除了惊喜呢?”有记者接着问道。
“除了惊喜就是惊喜啊,难道还有惊吓不成。”张榆摇头,说道。
没别的感觉了?
有!
只是张榆懒得说而已。
“那你觉得明年《疯狂的赛车》会给你惊喜么?”记者问道。
这两部影片,还是很有共同性的。
“能入围就是惊喜。”张榆想了想,说道。
原版似乎也入围了最佳原创剧本奖,却没有拿奖。
何况,金马奖可没这个世界的金龙奖影响力大。
竞争更激烈。
能否入围,张榆还真没把握。
这届金龙奖,张榆个人入围两个奖项,尽皆获奖,也算是大出风头了。
他也是唯一一人获两奖之人。
再加上他本身流量惊人,自然备受媒体记者追捧。
比起那些封帝封后的演员,其热度也不遑多让,甚至还犹有过之。
杨若雪的热度,自然也不低。
她虽只是颁奖嘉宾,却也少不了被媒体记者问及。
比如有没有转型出演影视作品的想法?
有么?
暂时没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