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奴牙郎> 第414章 立威(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14章 立威(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既然敢说为百姓伸冤,那么就绝对不会食言。

  抱着这般的想法,即便是年末时分大雪纷飞,依然有许多百姓带上诉状,路行艰难的来到敦煌府所,敲响了门前的鼓面。

  周钧也不含糊,不管来者是谁,也不管所告何人,诉状统统留下,案卷一并审理。

  喊冤的鼓槌,被打断了数根;衙门的门槛,也被人踩烂了一段;府所的堂中,更是烛火长明,通宵达旦。

  天宝十一载除夕过后,周钧在柳载等官员的协助下,审案逐渐有了结果,在掌握了确凿证据之后,便开始下令抓人。

  一时之间,州府狱中人满为患。

  倘若仔细查看,被关押的人大多都来自于关陇的商户和大族。

  眼见事态发展至此,敦煌郡刺史韦桓终于坐不住了。

  他先是找到周钧,旁敲侧击,希望后者高抬贵手,揭过此事。

  见周钧不为所动,韦桓干脆带着大批出身关陇的下属,打算直接登门摊牌。

  这一日,周钧坐在上座,身旁坐着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二人谈笑风生。

  堂中有侍女煮着茶,茶香弥漫,使得人精神一震。

  那中年男子深吸了几口气,不由叹道:“这云茶当真是不同凡响,只需滚水一冲,生出的茶香,居然如此浓郁。”

  周钧看向那中年男子,笑着问道:“郭军使,你先前职事朔方,可曾听说过这云茶?”

  郭子仪向周钧拱手道:“有所耳闻。”

  周钧笑了笑。

  朔方西受降城有互市,专门与漠北部族交易马绢和茶叶。而郭子仪之前任职的横塞军,就驻扎在西受降城的附近。

  从王忠嗣担任节度使开始,周钧感念与朔方军的交情,名下的茶坊就一直向朔方军低价供应着云茶,用以补贴军中粮饷。

  所以,郭子仪曾经任职横塞军使,必定知晓朔方军承了周钧的恩情。

  周钧没有在这个话题上过于展开,而是问道:“吐蕃大军眼下驻扎在龙勒山口,开春时必定来犯,郭军使可有计教我?”

  郭子仪正色道:“驸马,郭某上任墨离军使以来,领兵巡视了三危、盐池、阳关等地,沙州各地民心涣散,当下……”

  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了下人的告声:“驸马,韦刺史携了不少州府官员,前来拜访。”

  听见这话,郭子仪一愣。

  周钧皱眉,一言不发。

  郭子仪思虑片刻,提议道:“驸马,郭某不如先行告退?”

  周钧瞧了郭子仪一眼,说道:“韦刺史来寻我,怕是为了公事,郭军使不妨留下听听。”

  郭子仪无奈,只能留下。

  不多时,韦桓携着十数名官员,气势汹汹的入了堂中。

  瞧见郭子仪在场,韦桓也是一怔,但很快便记起了正事。

  向周钧拱手行了一礼,韦桓接着说道:“驸马否了之前的税赋条例和互市关引,此举虽然有朝令夕改之嫌,但毕竟也是事急从权,吾等并无异议。但是,驸马又怂恿百姓滥告,岂不知,此举正中敌人下怀。沙州当地人未经教化,又有不少与吐蕃勾连的奸诈之徒,敦煌城如今乱成一团,牢狱之中皆是大唐子民,驸马难道就不担心民心背离,无人可用吗?!”

  郭子仪听完,面色尴尬。

  这哪里是来商议公事的,分明就是来兴师问罪的。

  郭子仪只能站在原地,眼睛看向窗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周钧坐着,脸上的表情丝毫未变,一边品茗,一边问道:“韦刺史这般说了,那你们呢?都是一样的想法?”

  跟随韦桓的十几位官员,有人点头,有人察觉气氛有些不对,犹豫不决。

  周钧向身后的孙阿应打了个手势,后者离开中堂,很快又带着一群亲兵,搬来了小山一般的案宗。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