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固汉> 第153章 黑马(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153章 黑马(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ddxsku81中文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耿秉哈哈一笑,解释道:“还是那少年,发明了这连弩,这是让你那大侄子做的,上周才从武都郡送来,是联合武都郡太守廉范制作的,集凉州以及部分右扶风所有工匠,才造成这些连弩,共计五百一十把,专用的八寸铁矢,射程百步。”

  武威郡太守廉范上任不足数月,由于和凉州刺史尹业不合,又去了武威郡南边的武都郡担任太守。

  “这也是我嘴里说的惊喜,可惜造弓很难,造这个更难,除了他们手里拿的,数量并不多。”

  “哦,又是这少年……”窦固又不禁看向萧尘。

  骑都尉刘张大概想明白这是连弩,连连点头:“这可是好东西!”

  “我说伯初今天怎么”

  伴随着战鼓敲响,萧尘他们新兵开始催动马匹,同时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推动机匣上弦,保持拉弓状态。

  在纵马路过标靶的时候,他们不知道扣动了什么,箭矢激射而出,定在靶子上“砰砰”响。

  然后他们向前推动机匣,再次上弦待发。

  如此反复,很快十支箭矢就激射而出,省去了取箭矢的步骤,在十支箭矢连续激射出去后,众新人往后腰一模,摸出一排露出箭尖的匣子,不知怎么在那轨道上的机匣一拍,那些只露出箭尖的箭矢没入了机匣当众,全程仅仅两三息时间。

  然后众新兵又举起连弩射击击两次。

  每个人的箭矢上写有名字,所以也不担心箭靶上的箭矢不知道是谁的情况。

  五百三十多骑兵呼啸而过,十二矢,耗时撑死是弓箭的六成,时间还主要消耗在给箭匣装箭的时候。

  要是弓弩对射,弓箭射还没出箭矢,连弩至少已经射出两奸箭,

  如果弓箭手侥幸没受伤,待他射出四五箭的时候,连弩十发箭矢早就激射而出,其中优劣不言而喻。

  众人看的目瞪口呆,这又是啥神器?

  随后报靶,整个新兵营合格者居然达到九成以上,这个数据放在那些精锐部队上,都已经很顶尖级别的存在了。

  中八矢以上者,占全部新兵营的近四成。

  十二矢全中者达十多人,这放在后世妥妥的狙击手。

  窦固特意问了下萧尘的成绩。

  十二矢全中。

  这全拜萧尘所为,萧尘为此专门开了一个射击课。

  每天为这群大部分是文盲的新兵普及了是什么抛物线,什么是提前量,什么是扬角,还有初速度大小对射程的影响,风速多射箭的影响等等。

  再加上萧尘参考后世,做了简单的瞄具,使这帮乌合之众的箭术一日千里。

  可以想象,日后匈奴骑兵遇到这支手持连弩,射击精准的部队之后会遭遇什么。

  “这算作弊么?”其他骑兵队伍一片哗然,包括在早上砍刺考核吃了亏的前军将士也都表示质疑。

  然而点兵台上的三个都尉却选择了无视,而是下令继续后续的比武大赛。

  以各部为单位,选出二十人代表,三营十五部,共三百人参赛。

  在校场之上设三个场地,每个场地同样五个跑道,每个跑道立十二个箭靶。

  一轮比赛结束后,中军和前军不分胜负,前军稍稍胜出一筹,而各郡郡兵临时拼凑的后军成绩垫底。

  但是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上靶了,确定成绩靠的是数环数才决出胜负的。

  但是比起新兵营的选手,其他各军参赛选手都是老兵油子。

  若单论前二十名,新兵营并不遑多让,要知道萧尘他们从开始到结束所用时间不及其他的各营精锐的一半,这样是普通士兵,那速度优势就更明显了。

  之后又进行了其他各项比赛,新兵营都去的了不错的成绩,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也惊艳了全场,毕竟他们才是入伍半年的新兵。

  新兵营当之无愧的成了这次考核比武大赛中的黑马。

  所有人都见识到了马镫所带来的巨大优势,即便还保持嘴硬的人也不得不承认,马丹带来的技术革新,让高贵的骑士变成了普通人短时间内经过训练都可以做到。

  要说这其中最开心的当属军侯石修,他本来以为是一件苦差事,但没想到却捡了一个大便宜。

  当时没敢吱声接手新兵营这个烫手洋芋的其他军侯此时懊悔不已,他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石修得意洋洋的站在点兵台上接受奖励。

  “我带兵无数,见过各种各样的老兵新兵,但是令人这般刻骨铭心的新兵还是第一次见,石军侯,你辛苦啦!”

  奉车都尉窦固年龄最大,爵位最高,所以由他为获奖者颁奖。

  “哈哈,不辛苦,不辛苦……”石修笑的合不拢嘴,他的奖励赫然是一把连弩,萧尘改进过的连弩。

  耿恭得到图纸之后第一时间赶到敦煌郡工官,要求按图纸生产。

  同时为了防止泄密,耿恭按照萧尘的建议,将连弩的生产部件划分为好几道工序,每道工序生产的零部件各不相同,这样坚守的匠人不知道他们自个儿所生产的是什么东西,最大程度的可以防止泄密。

  为了保证这些零部件可以通用,萧尘还建议耿恭将零部件标准化,也就是说,所有连弩的零部件可以互换。

  为此,还专门制造了用于参考的标准模具,所有的零部件与用于参考的零部件对比之后,尺寸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才算合格。

  这样的话就算在组装中遇到一些对不上的尺寸,精修之后便可以组装。

  萧尘当时对窦宪也是这般建议的。

  但是由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导致萧尘将零部件标准化的建议成为空谈,以至于连弩的产量很低。

  这半年时间,总共生产了不足一千把连弩,加上通过窦宪组织生产的的五百一十把连弩,两种连弩唯一相同之处都是用的同一种八寸铁矢。

  一万五千人的大军才装备了不足一千五百把连弩,其中三分之一的连弩便在新兵营。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这连弩便成了奖励考核比武大赛中佼佼者的奖品。

  (本章完)

  7017k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