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陶府,日子是真没之前舒服。王嬷嬷每天打起十二万分精神盯她,絮絮叨叨念着要如何打理东宫,如何管教侧妃姬妾,列出来的单子比她的头发还长,每天睡觉前,翠兰替她梳头发,王嬷嬷就在一边抽背。
更难受的是,因她进宫日子滋润,是以长胖了些,加上她在长身体的年纪,胃口好。王嬷嬷看了担忧,生怕她充气似地肿起来,便下令将她每日的菜肴减半,就剩下的只准做蔬菜,一点儿荤腥不沾。
此外,王嬷嬷还整了许多闺房的小册子,要领还拿朱笔划着,晚膳前抽背。陶月安每回看着,就想起自己和秦楚暝做的事儿,脸烫得和红苹果似的。半是羞,半是愧。
是以总背不好,一背差了,王嬷嬷就不顾她恳求的目光,让翠兰、翠竹将晚膳全端走。
于是,陶月安一到晚上就饿得头晕眼花,早早上床睡觉。以为见见周公就能减缓饥饿,可半夜常常饿得肚子疼,一抽一抽的难受。
而那边,调兵得丰和帝亲自朱批,不想他几日抱恙不理朝政,加上陶相刻意为之,事情就耽搁下来。秦楚暝索性天天拿着点心水果,坐在陶相书房上偷听。
回回听他像个长舌婆婆,跟属下交代了一大串儿要如何销毁罪证,粉饰太平。哪些人他看不顺眼,不能留了。西北的动乱要如何使绊子,路上的埋伏要有几道,从哪儿网罗了哪些刺客。
还有他属下,回回拿着本小册子说谁谁谁,送了多少心意来,希望能得相爷指教,或是看谁谁谁不顺眼,觉得他有问题,许是太后、楚王这边的。
听了几日相同的话,秦楚暝百无聊赖地啃着苹果,耳朵都生茧了。
陶相说完日常事宜,和一个老嬷嬷开始说话。
“王姑娘倒是个懂事的,但老奴近来不知为何,突然隐隐有些担心,毕竟她那长相……实在有些狐媚。”
“你是怕月安争不过她?”
“您也知道……小姐就是那个性子。除了一日三餐,其它事儿一点儿不上心,老奴最近教她怎么伺候太子,这小册子背了多少天了,还没背下。老奴也是心里发愁。”
陶相好一阵沉默,后道,“只要月安先生下长子。”
……
秦楚暝躺在房一声,没主子的准许,老奴实在不敢动老爷的汤。”婆子护在汤前,像母鸡护着小鸡,生怕她冲上来喝一口,“老爷平日最忌讳别人动他的吃食,您是没事,可老奴还一家老小得养,实在丢不起这差事。”
陶月安沮丧地揉揉肚子,低头的模样看得房,“我让人给你炖汤喝。”
听得,陶月安忽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眼里水汪汪的,手上跟着一松,“真的有汤吗?”
“恩。”秦楚暝说着,老妈子孙书不情愿地用脚踢开门,端着一盅鸡汤进来,没好气“砰”的一声搁在她跟前。
秦楚暝刚还柔和的神色一瞬凌厉,瞪得孙书后退两步,浮上小二式的微笑,“陶姑娘慢慢喝,这是王爷让小厨房专程给您备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