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资本世界,就绕不开米联储,米联储就是米国货币发行的决策机构,有人经常说米联储幕后老板就是罗斯柴尔德伦敦和柏林银行等8大财团的,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米联储的组成,按照欧文格拉斯法案,米联储将全国分为12个储备区,每个储备区成立一家独立法人资格的地区储备银行。
另一种是全国性的银行强制入会,另一种是州内银行自愿入会。不管怎么说,不是米国银行,不可能成为米联储成员,更别说股东。
从广义来说,联储其实是私人的,而且是金融巨擘的掌中玩物。
虽然不能直接说8大金融巨鳄就是控制来联储的幕后老板,但是必须要承认,这些金融巨鳄对米联储的影响力绝对是巨大的。
这些金融巨鳄并不是直接持有米联储股份,甚至是股东,这都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些金融巨鳄对于地区联储的股份持有是赤裸裸的。
根据《米联储的秘密》书里的描述,比如到了1983年,纽约联储的大股东分别是:花旗15%、大通曼哈顿14%、摩根信托9%、汉华8%、汉诺威7%。
众所周知,这些大银行的背后,多数都是洛克菲勒、摩根和罗斯柴尔德等金融家族的影子。
如果这样一层层的深剥,就能够知道,其实米联储就是属于私人的,虽然不是大股东身份的老板,但却是属于金融巨鳄的掌中玩物。
有人说,米联储是国会授权成立的,独立于米国政府,也独立于国会,这是公开的说法,米国的民众也都认同这种说法。
这样子的解读方式,很容易让人认为米联储其实就是米国的,是服务于这个国家,服务于民众,必要时他就会为民众所用。
但是几乎每个金融精英都知道,米联储它肯定不是国有的,米联储的股东是3000多家的会员银行,米联储不是政府的组成部分,政治上更是独立于白宫的米联储也是不接受国会的拨款,财政方面其实是完全独立的。
而且,联储委员会的委员任期达到14年,可以横跨数届总统任期,就是说明,它可以保证其独立性的。
在所有制方面独立于米国政府,但是职能上却充当米国政府机构,这就是它的特殊性。
因为米联储委员会成员是总统提名的,参议院任命的,而且承担着国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每年还要把94%的利润交给财务部。
而且光联储还要接受国会的监督,国会甚至有权去调整美联储的职能,它是需要与白宫协调来制定金融货币政策的。
听起来就是有点像企业经营的股东权和职能权分开的道理。
近50年以来,米联储几乎都是犹太人控制的,米联储虽然是政府机构提名和任命的,但是依然是财权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因此历任的米联储,几乎都是犹太人,
本质意义上是米联储决定了国会,不是国会决定了米联储。
更直接的说米国国会和政府是由金融寡头决定的,是财阀政治。米联储是私人的,而不是米国国会的。国会的大多数人选,都由米联储的支持与资助,他们反对的人,绝对进不了国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