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450章 先锋(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50章 先锋(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整个世界仿佛被金色的光芒所温暖。

  火红色的太阳从海平线上升起,其过程充满了绚烂和美感。

  来时阳光明媚,风平浪静,归程海鸟纷飞,春和景明。

  早餐桌上的海鲜粥在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云朵衬托下异常美味。

  窗外红的、黄的、紫的、粉的,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祥和的油画。

  游艇进入海河,远处海面上几点船舶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

  这倒与五彩斑斓的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即将结束的旅程增添了别样的多姿多彩。

  在结束了一天一夜的海上航行过后,由东道主张长明和李学武共同组织的渤海湾之旅算是进入到了尾声。

  游艇回归码头,众人脸上带着满足和留恋下了船。

  等在码头的依旧是来时乘坐的客车,受李学武的思路启发,津门水产总公司也尝试着改变接待交通方式。

  只不过他们调来的客车条件一般,本就是职工通勤的小客,精心打扫过后也有些陈旧。

  李学武等人倒是并未在意,这年月谁都没有吃过什么细粮。

  姬卫东与李学武交接的那台客车已经被送往京城,具体的改造方案尚未确定下来。

  不过薛直夫和包培刚等人已经看出了小客车接待的便利和优越性,一路上谈笑的焦点也是如此。

  因为早饭已经在船上用过,所以客车直奔津门火车站。

  接待办早就将火车通行的行程准备妥当,来时挂载货车,归程挂载客车。

  与京城火车站的合作便利性体现的淋漓尽致,调度处今年手里掐着一大把车皮指标。

  说也不是关系,说也不是利益,且看红星轧钢厂仅去年一年所用车皮数量,以及贸易量便能申应数指标。

  当然,这话还得说回来,没有扎实的关系和友谊,你就是申请了,铁路也不会给你批这么多。

  计划经济就是这样,以去年实际使用量为主,附加特殊申请为辅,多多少少还是看人家的一支笔划向哪边。

  联合贸易、货运车队、客运调度等几个方面的合作,在提升了京城火车站的经济前提下,也给亮马河工业区带去了腾飞和发展。

  客车从货运通道直接拐上了站台,在两侧和当中站台上旅客们的惊讶目光中,众人直等火车停稳后才下的客车。

  车门正对着车厢门,方便至极,也省却了站台调度的麻烦。

  列车长早得到消息,津门到京城段会临时挂载一节公务车厢。

  虽然不是系统内部的领导,也不是部外的大佬,但段内谁人不知京城站与红星轧钢厂的合作关系。

  所以张长明和李学武下车的时候,便得到了列车长的欢迎。

  “感谢,辛苦了”

  李学武和张长明先是与对方握手问好,互相介绍后,这才一起迎了客车上下来的众人登车。

  当看见史密斯派克以及他的随员时,列车长这才明白为啥轧钢厂的短途公务需要单列车厢。

  李学武将列车长介绍给了带队领导薛直夫,两人也是笑着寒暄一句。

  因为登车时间有限,旅行团人数四十几个,又都是带着行李,只能笑谈几句。

  张长明的秘书带着几个职工往车上搬了好多个箱子,来来回回看得列车长直咧嘴。

  不是搬多了火车头拉不动,而是箱子里显露出来的海鲜产品晃得人离不开眼。

  不怪张长明客气,特色海鲜一箱一箱的往车上搬,这一次他收获颇丰。

  不仅结识了轧钢厂的副主任薛直夫、东城信用社主任包培刚等人,还与李学武确定了合作方案。

  钱啊,这都是钱啊,几十箱海鲜算什么,人脉与合作才是真金白银的丰收。

  这一趟渤海湾之旅李学武协调的游船和油料,他负责人工和物料,相得益彰,合作双赢。

  外事部的随行人员陪着史密斯派克进了车厢,彭晓力则是代表李学武招呼着其他客人。

  最后,所有人顺利登车,李学武笑着同张长明握手道谢。

  “感谢张副总的盛情款待,也欢迎您来京城,我和薛主任一定要好好感谢您”。

  “客气了李副处长,愿我们合作愉快,友谊地久天长”

  张长明笑着回道:“更祝愿轧钢厂发展的越来越好,我和韩主任期待您和李主任、薛副主任的再次到访”。

  “感谢!再见”

  李学武的客气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在信号员的示意下,不用列车长提醒便踏上了车厢,与张长明挥手告别。

  列车长随着李学武一起上的车,听见了刚刚的谈话,知道站台上送行的是津门水产总公司副总张长明。

  而身旁站着的则是红星轧钢厂的一位副处长,着实年轻有为。

  能看出对方有为不是她的眼力有多么的好,而是从一下车开始的表现就将她深深折服。

  没有领导干部的倨傲,没有年轻人的狂傲,是头顶洒下来的阳光般和煦温润。

  虽然看着面相很凶,但言语间的客气和随和她是能感受到的。

  对比刚刚介绍到的轧钢厂薛副主任,对方级别更高,一样的温和,却不比这位李副处长的真诚。

  不知道他是对所有服务人员皆是如此,还是觉得此行有赖于她们的支持才如此客气。

  车门关闭,列车长同李学武一起摆了摆手,随后主动提示可以进入车厢了。

  系统内工作性质很特殊,尤其是铁路,比一般的大型工厂还要庞杂,他们才是生老病死一条龙。

  不过有志向和有思想的铁路干部也会主动结交地方和企业干部。

  很简单,虽然他们不需要地方上的管理,但需要地方上的支持。

  公事和私事均有需要和所求,哪怕是亲戚和朋友所托,但凡拥有特殊关系的,谁不是一句话的事。

  这年月对亲戚和朋友的看重可比后世强太多,后世完全可以说信仰崩塌下信誉也消散殆尽。

  朋友之间不敢借钱,不敢托养子女,更不敢合作事业,那还叫朋友?

  就李学武所生长的环境和时代,别说朋友了,就是邻居帮忙带孩子的又有多少。

  这年月要说欠钱不还,都不用公家管你,就是闲话唾沫都要淹死你,不用出门上班做事了。

  关系的结交和相处都是巧遇或者特别的偶遇,只有见面了,遇事了才能交往,从事上见人更直观。

  且看李学武与她说的那些话,与车上下来那些干部和客人们的对话,再看与张副总离别时候的对话,便能知道年轻有为四个字的定义了。

  列车启动、加速,直奔京城。

  李学武与列车长笑着寒暄了几句,对方也是干部,还是服务他们,自然要有所尊重。

  待回到车厢后,与薛直夫简单做了汇报,又安排早起看日出的众人去卧铺休息。

  罗云来的时候蔫头耷脑睡不醒的模样,回去的时候依然如此。

  见李学武看着她笑,她有些气恼地踹了周小白一下,随后一头扎在了枕头上。

  “眼不见,心不烦,哼!”

  “是你自己不睡的,踹我干嘛?”

  周小白好笑又好气地拍了她一巴掌,随后对李学武嬉笑问道:“哥你不休息一会?今天还要上班吗?”

  “周一当然要上班,这就算开始上班了”

  李学武微微一笑,帮罗云把被子盖好,嘴里解释道:“上午闲不着,中午我找时间休息吧”。

  “你呢?睡那么晚,起的那么早,不躺一会儿?”

  这间车厢是薛直夫的,他与包培刚以及史密斯派克在喝早茶,聊着昨天敲定的合作内容。

  所以依旧是两个小姑娘捡了领导的便宜,睡进了软卧包厢。

  周小白一早晨都在笑,眼睛弯弯的好像两条毛毛虫。

  昨晚她和李学武聊到了很晚,看星星,看月亮,聊她的人生和理想。

  聊得躺在一边的罗云哈欠连连,最后支撑不住先睡过去了。

  而她也抱着李学武不让走,最后是三人一起睡的主卧,倒叫同行的几人笑话了半天。

  李学武连衣服都没脱,他明目张胆的又怕什么闲话,如此洒脱倒是给这趟旅程添了些青春和肆意。

  十分满足于与武哥的相处,更得了一样礼物的她当然欣喜的睡不着。

  “我很喜欢,谢谢你”

  周小白举了举手里的相机,本以为又是武哥借来给她用的,没想到是武哥送给她的。

  这会儿捧在手里像是珍宝一般摆弄着,炫耀着。

  李学武揉了揉她的脑袋,笑着将她推倒在床上,随后用被子盖住。

  “不许玩了,多睡一会!”

  按住了活泼小狗似的周小白,李学武叮嘱一句后便出了包厢。

  彭晓力等在走廊里,见他出来后将整理好的笔记本和材料递交过来,同时汇报着今天的行程。

  “到厂后您需要向李主任汇报这一次的外事工作成绩,同时要形成工作报告”

  彭晓力汇报道:“我刚刚同吴秘书协调过了,薛副主任的第一个行程也是去李主任那边,您可以一起”。

  “上午我会把这一次的行程费用单据交到财务那边核销,如有需要还得请您与景副主任协调”。

  主要是这一次的接待花费太多了,光是油料费就超出了平常额度,更别说火车来去津门了。

  李学武倒是并未在意,拿着文件走到了软卧车厢一头的软座座位上,在桌子上摊开文件边看边问。

  关于费用核销的部分,彭晓力早就准备好了报告文件,费用具体情况已经附加在了后面。

  李学武一一查看过后便在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署明了这一次接待行程的解释说明。

  彭晓力接过文件递给了看见他们便走过来的吴建军,对方是薛副主任的秘书。

  吴建军先是对李学武笑着问了好,这才接过文件看过一遍,与彭晓力说过两句回去了。

  此次行程由李学武和薛直夫带队,自然需要两位主要领导签字。

  李学武是第一签,薛直夫是第二签,这就算业务接待的起始核销程序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