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明破晓> 第354章 此消彼长(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54章 此消彼长(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永田并非不敢面对现实的人。现实就是现实,到了1925年,关东大地震的直接损害应该能恢复,正在进行的东京重建也会初步完成。然而日本很可能不会承认重新掌握了海关的中国政府,那就意味着中日贸易继续断绝。以往日本与中国每年11亿日元的贸易无法恢复。日本经济依旧会十分低迷。

  中国政府的统计内容并不多,很快就念完了。日本总动员局的会议室内一片沉默,有资格参加会议的都是能理解经济的日本精英。在冰冷数字所展现的力量对比前,所有人暂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杂碎了中国国内与国外对中国劳动者的盘剥,以何锐政府30%的的税收比例,1924年的税收将达到72亿。哪怕日本政府榨干整个日本最后一点财富,将所有都投入到战争中。采取防御的中国本就拥有巨大优势,中国政府很可能只用发行一些战争债券,就可以轻松的与主动进攻的日本进行长期战争。

  以之前战争的形势看,日本维持战争的能力最多不超过24个月。24个月之后,所有主导发动战争的日本上层都得切腹谢罪。那些活着的人还要面对一个被彻底榨干的混乱日本,生不如死。

  读者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永田中将打破了沉默,“基于当下局面,诸君们要为帝国找到出路。此次会议,请畅所欲言。”

  从气量的角度来看,永田在日本核心上层中十分出色。他既然要众人畅所欲言,日本总动员局的精英们并不认为永田在开玩笑,众人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没有人提出军事征服中国的方向,连满蒙是日本生命线的暗示都没有。精英们的共同特点是极为现实,绝不提做不到的事情。永田听了一阵,心中很是失望。

  去年11月,当何锐自行宣布自己是中央政府时,石原莞尔‘开玩笑’般的参谋本部会议上提出,立刻承认何锐政权,并且以此为基础与何锐政权进行谈判。

  时间过去了9个月,这帮日本精英的看法也没能超出石原当时的格局。永田不得不仔细听着现在这帮人的分析,尝试从中找到一些真正有用的内容。听来听去,真正能够展现善意是的建议是交换战俘,以及双方被扣押的对方人员。

  即便是这么务实的提议也遭到了反对,“当下日本经济局面如此,那么多人回来,只会引发混乱。”

  这话并没有让永田不快,因为反对的理由非常合理。中日交战后,双方都开始扣押在本国的对方人员。日本扣押了大概1万人,东北政府扣押了10多万。

  这一万中国人都是穷人,一点油水都没有。东北政府扣押的10多万日本人,在东北颇有财产。除了这10多万日本侨民,还有大概6万日本战俘。20万人被释放回日本,只会给现在的日本增加很沉重的社会问题。

  把这批人留在中国,的确能避免很多问题。然而这么做也有些问题。日本方面也把被扣押的中国人当做苦役使用,被何锐抓住机会进行了猛烈抨击。基于对等原则,何锐将他手里的20万左右的日本人员进行了充分利用。

  哪怕是这些不上台面的局面,日本也没有任何优势。把日本方面气得够呛,却毫无办法。因为日本国内就业机会匮乏,中国广袤的国土上有太多基础建设要去完成。日本方面只能让被抓的中国人去矿山等地方劳动,为了免遭到中国的‘对等报复’,劳动强度还不能特别大,以免出现死亡。从这些人身上榨取的利益极低。

  中国方面让日本人员‘种土豆’,针对那些环境恶劣的地区进行基础开发。据说到现在,日本被俘人员已经为中国开发了几十万亩的土豆田。生产的土豆满足了日本被俘人员的粮食消耗,日本被扣人员在自己养活自己的同时,为中国不断开垦出新的土地。

  讨论进行的很艰苦,却很务实。最终,日本总动员局得出的结论非常老生常谈,‘和平是最好的’。

  会议结束后,永田开车去了新技术培训局。永田回想起那些针对石原的报告中说,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日本军官都认为石原是一位极为出色的战术家。这未免有些好笑。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