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明破晓> 第423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三)(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23章 双战线法律与战争(三)(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这种军事互信机制建立后,庞大的中国虽然依旧存在某种潜在的威胁,但是庞大的中国却成为了苏联在东方的某种屏蔽。让苏联的安全压力大减。

  何锐政权修改了宪法,确定中国是社会主义政权。即便苏联国内依旧有非常多人认为中国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权,但这个‘资产阶级国家’,却被视为‘温和资产阶级国家’,甚至是某种‘好的资产阶级国家’。随着中苏之间的贸易量越来越大,托洛茨基一派原本倾向于用欧洲与苏联对比,现在越来越多的将中国作为与苏联对比的参照物。

  斯大林同志非常讨厌托洛茨基的比较,苏联是苏联,中国是中国,托洛茨基好像完全忘记了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既没有能力搞清楚各个国家的具体不同,也没有能力搞清楚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就如托洛茨基通过对于苏联交货不及时与中国快速供货的对比,试图构建出‘中国比苏联强’的结论,然后再根据这个结论对苏联现有的生产进行批评,最终达成争夺到话语权的目的。

  出于最基本的礼貌,斯大林同志听完了托洛茨基的发言,却没有发言。在政治规则中,‘王不对王’。所以政治局委员,《真理报》主编布哈林开口了,“托洛茨基同志,我也认为中国方面的反应速度非常快。最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中国正在通过建设亚洲国际法庭,实现了外交上的突破。我很想询问越飞同志,为什么在中国最初发出邀请信的时候,莫斯科大学以及列宁格勒大学的法律系没有任何反应?以至于到现在,我们只能派遣人员成为亚洲国际法庭观察团的成员。”

  塔读更多优质免费,无广告在@线免

  这个反击十分猛烈,让外交人民委员会主席越飞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反应。局面已经发展到了令越飞瞠目结舌的地步。中国组建的亚洲国际法庭已经被定性为‘学术组织’,中国政府把自己的身影隐藏在一个国际学术组织后面,在这个政治军事主导的大使上仿佛不存在一样。

  中国法学博士赵天麟教授完全站在世界外交舞台的聚光灯下,成为最闪亮的那一位。赵天麟的学历,经历,人品,又完全承受住了随着关注而来的种种详细的查看,在世界上成了法律界的一个代表人物。

  越飞委员不得不承认,中国成功塑造出这样的一个形象后,亚洲国际法庭已经成了一个外交界的大舞台。中国的外交灵活的让越飞感觉看到了列宁同志的敏锐感觉,中国将美国踢出了亚洲国际法庭后,活跃在舞台上的都是欧洲与中国的法学界的著名人物,而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外长陪同两国法律界人士前往中国的消息就显得并不显眼。以苏联大使馆在中国收集到的情报,法国与德国也都有外交人员抵达中国,与中国外交部进行了交流。

  中国的外交空前成功,而这种成功正是苏联所需要的,苏联当下外交上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打破被封锁的局面。

  布哈林的攻击既然开始了,就必然要达成目的。越飞能理解到的事情,布哈林也明白,所以布哈林讲述了中国在外交上的突破后,继续说道:“如果苏联要恢复与欧洲的贸易,首先是获得外交上的突破,而不是简单的对于交货时间这种小事进行讨论。何锐先生在前几天与我国驻华大使在晚宴上进行交谈的时候说过,任何国家层面的行动,即便再快,总有更快的,即便再慢,也有更慢的。国际发展,重要的是能否抓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在这次的事情上,外交人民委员会已经不是快与慢的问题,而是完全没能理解局面。我认为这证明了越飞同志的工作能力值得讨论。”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