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明破晓> 第564章 大萧条(四)(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64章 大萧条(四)(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看着基辅农业委员会书记尼古拉·柯察金急匆匆离开的背影,计划委员会书记心中感叹,不愧是第一骑兵师出来的干部,对于上头的心思的确把握得很准。斯大林总书记重用第一骑兵师的人,其他干部们如果想升迁,还得找门路。第一骑兵师出身的尼古拉·柯察金只用将工作立刻完成,就能得到很高的评价。

  想到这种待遇,原本是托洛茨基一派的计划委员会书记不禁生出了些忌妒。

  三天后,一支卡车车队离开基辅的仓储地,直奔基辅地区的农村而去。此时已经普降大雪,被雨水泡得松软的泥路已经冻得硬邦邦的。在广袤的原野上,宽大的车轮碾压出深深的痕迹,让马车留下的车轮印记完全看不到了。

  经过几乎一整天的行驶,车队在一个合作社休息。虽然是傍晚,合作社里面的成员全都出来围观极少能看懂的车队。大人们听闻车队居然是从基辅一路开到这里,不禁感叹起来。小孩们先是小心翼翼的靠近这些卡车,很快就发现卡车并不危险,随即开始围着卡车玩耍起来。有些调皮捣蛋的或者试图爬上卡车,或者钻到车下去看卡车底盘下是什么模样。

  成年人生怕惹了这些城里来的干部们生气,立刻拽下淘气的孩子们,给他们几个巴掌用以教训。尼古拉·柯察金看到孩子们挨揍后哭了,不禁上前阻止了家长们的传统教育手段。还安慰这些小家伙,“不要往车上爬,在旁边看就好。”

  家长们很少见到这么和气的干部,很是讶异。有人小心的问道:“这位干部,请问您真的是来送奖励的么?”

  尼古拉没想到合作社的群众们已经知道了消息,和气的问道:“老乡,我是新来的农业委员会书记,请问,上一任的书记已经将发放奖励的事情通知过大家么?”

  “是啊,这位干部先生,今年7月就已经通知过了。说是秋收后就发……”

  “弗拉基米尔,你在说什么!”合作社的干部在群众身后呵斥道。群众听到呵斥,身子不由得一颤,当即闭嘴。

  尼古拉眉头一皱,不快的对合作社干部说道:“这位同志,你不要对群众这么野蛮!现在农业委员会进行了人员调整,物资运输也不准时,这可能耽误了时间。你向群众们说明具体情况,群众们一定会理解的!”

  在做共青团区书记的时候,尼古拉就经常因为这种亲近群众的态度而与同志们闹得不太愉快。但是此时,合作社的干部立刻说道:“尼古拉·柯察金书记,您批评的对。我以后会注意。”

  既然对方这么讲了,尼古拉也没有再追究,而是转向群众们,“老乡们,苏维埃的确有难处,但是苏维埃一直在努力完成工作。所以请老乡们也给苏维埃时间。苏维埃向老乡们承诺的奖励一定会送到。你看,我们不就来了么。”

  老乡们一脸的尴尬。面对基辅来的大官,他们当然不敢乱说话。而且这两三年中,虽然各种物资送到的时间的确不准时,至少供销社货架上的商品的确越来越多,去买东西的时候的确买得到。但这只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如果说起更早之前,那的确是一言难尽。

  就在此时,老乡们听基辅来的大官尼古拉·柯察金说道:“老乡们,我在谷仓墙壁上看到一些图,是合作社画的么?”

  老乡们连忙说道:“是的,干部先生,是今年6月就画上了的。您要去看看么?”

  尼古拉笑道:“我们一起去吧。”只要面对勤劳的群众,尼古拉·柯察金就非常愿意和他们搞好关系。虽然明知道那些画大概画了什么,尼古拉还是想与老乡们一起去看。这样才能让老乡相信苏维埃承诺的事情绝不食言。

  此时红彤彤的太阳已经降到地平线边缘,给谷仓墙上的画涂上了一抹金红的色泽。虽然从7月到现在,画经历风吹雨打,已经有一小部分不再清晰,因为墙壁的墙皮脱落,出现些许破损。但是这些小瑕疵在此时看上去暖暖的,反倒有种贴近生活的感觉。

  在图案两侧画的是在麦地里努力工作的农民,在图案中央则是一根从谷仓底部开始向上的红色大箭头。每隔一段距离,都写了一个数字,1000、1500、2000、3000,箭头最顶端是15000。在每一个数字旁边都是一幅画,代表了交粮达到相应数字后可以领取的奖励。

  这是苏联最新提出的农业生产奖励方案。以往农户交粮,卖粮后可以得到收入,拿着钱就可以到供销社购买商品。为了激励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苏联政府在这样的粮食买卖之外又提出了奖励方案,这种奖励与农户卖粮得到的收入无关,而是与卖粮的数量挂钩。

  譬如,卖粮超过1000的,就可以得到皮靴兑换券,拿着兑换券就可以领皮靴。达到1500,就可以得到毛衣兑换券。超过8000,就能得到油料。现阶段,最高级的是15000。一旦卖粮超过15000,就能得到一辆农用三轮。

  群众已经看了几个月这幅画,最初的时候也就是看看热闹,对于能否得到奖励并无信心。现在终于有大干部前来,都小心的站在尼古拉·柯察金身边,等着这位大干部开口发话。

  尼古拉·柯察金倒是第一次在农村看到这幅画,几个月前,他的视力快速下滑,经医院诊疗,发现如果不能接受好的治疗,很可能失明。于是尼古拉·柯察金被送到了基辅的医院,不久前才康复。

  看着这幅宣传画,尼古拉对于伟大领袖斯大林总书记的敬爱之情油然而生。这个出生于农村,1904年出生,11岁当童工,15岁加入红军第一骑兵师,今年25岁的年轻干部一直希望人民能够解放,过上好日子。

  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已经能够向努力工作的农民提供这样丰厚的劳动奖励,只觉得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值得的。过了好一阵,当尼古拉同志醒过神来,就见到群众们正紧张的看向自己,便笑道:“老乡,不用担心,奖励品已经带来了。都在车上装着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