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的炮声打破戈壁滩的平静,给这片千百年来宁静的土地带来浓烈的战争硝烟,大片青黑色的烟团弥漫,血染戈壁滩。
一方据险而守,一方野外作战。
双方断断续续的炮击持续了40多分钟后,美军发起了一次步兵团级进攻,双方距离接近到300米以内时,驻守在防御胸墙后方的大唐王国火枪兵们,在指挥官的命令下举起燧发步枪。
仅仅三轮排枪射击,就将进攻的千余名美军士兵打崩了,丢下100多具尸体仓皇撤退。
能够看得出来,美军进攻并不坚决,更多的是在试探大唐王国防御部队的火力部署和防御强度,为真正的进攻做准备。
在美军进攻的火枪兵团稀里哗啦的撤退下去以后,这一天的进攻就宣告结束。
半山腰上
李察站在凸起的岩石上俯瞰战场,所有的一切全都清晰的收入眼中,他的目光是如此锐利,不用望远镜,远在2.5公里外的美军第二兵团司令施耐德少将脸上的黑痣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列阵准备进攻的美军部队约1.6万余人,含2600余名骑兵,但真正进攻的只有900余名炮兵和千余名火枪兵,其他美军部队都保持着全副武装警戒状态,并没有加入进来。
下午1:00许
5月中旬的科罗拉多高原戈壁滩上,气温已高达近30度,美军队列里很多人已经坐在地上,敞开军装领口,拿着水壶大口大口的喝水。
这种军纪……
李察无声的嗤笑一声,心中也不无庆幸;
若非美军这么菜,这么业余,新兴的大唐王国军事力量也很难在美国佬手中讨到好。
说开了大家都是菜鸟,只不过一个训练更加严格,纪律更加严明,积累多次胜利以后信心更足,再加上战术灵活,武器略占点优势罢了。
各方面的差距一点点积累起来,就形成了看起来强横的军事优势。
在不远处的美军阵列中央,已经响起了撤退的嘹亮号角,进攻碰了一鼻子灰的美军正在重新整队,将拖回来的伤员抬上马车,缓缓的向东方撤离。
美军的后方大营,就在据此约15公里的一处山凹里,驻扎着近三万官兵,多少可以遮挡些科罗拉多高原上春夏之交的沙尘和酷热。
在美军后方大营东北方向约140公里的雨果绿洲,后续部队正在源源不断的抵达,6000多名美国白人劳工正挥汗如雨的建设堡垒,明显是准备做长期打算。
从伯林顿地区一路向西延伸的铁路也在火热修建中,长途电报线顺着戈壁滩上的道路一直引入美军后方大营。
在科罗拉多高原上
美军汇聚起空前的人力、物力和军力,就是为了打赢覆灭大唐王国之战,真可谓下了血本。
位于戈壁滩上的美军后方大营周边100多公里都没有水源,必须从140公里外的雨果绿洲运水,仅清水一项,每天必须保证500马车的清水,才能够满足3万大军和4400多匹马(骑兵和炮兵驮马)的日常需求。
而为了保持每天抵达500马车清水,美国人不得不准备了1500辆马车,日夜奔驰在140多公里长的运输路线上。
稍微有点差池,美军后方大营就无水可用,用不了几天就会崩溃。
即便如此
每个美军火枪兵中队每天只能分到一辆马车的清水,这点水只够每个士兵喝一大杯,洗漱什么的就别想了,绝对没可能。
正是因为种种的困难,所以美军无法在后方大营部署更多的兵力,只有到8~9月份将火车修通之后,才可能将8万大军全部靠前部署。
美军的撤退速度并不快,在正午烈日的炙烤下,被晒得头晕脑胀的美军士兵步履蹒跚,排成长长的队列向着东方戈壁滩深处撤离。
红岩山谷阵地上的大唐王国火枪兵们,正在群情激奋的高声欢呼胜利,有的士兵甚至爬到在墙上脱下裤子,将白屁股对准美国人方向扭来扭去,发泄心中极度兴奋的情绪。
忘了说一下
踞守在红岩山谷阵地上的是2400多名白人仆从军和550人的华人炮兵部队,在防御阵线后方山脚下,大片的帐篷绵延3公里,呈现蚯蚓一样长而狭窄的营区,这里驻守着4000余名火枪兵和两个骑兵大队作为防御后备力量,约400余名骑兵。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