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狂野北美1846> 第434章科尔多瓦省新景象(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34章科尔多瓦省新景象(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多丢失土地和庄园的白人农场主,不得不举家迁徙进入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境内,这在削弱敌人的同时又壮大了自身力量,何乐而不为呢?

  在如今的泛阿根廷地区,依然存在着主张统一和主张分裂的两大阵营,各自都有一大批忠实拥护者。

  联省方面就是分裂派的大本营,看到这些敌对的政治势力领土遭受入侵,白人殖民被驱赶流离失所,估计布宜诺斯艾利斯政府偷着乐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去管这些闲事?

  这一方面是大唐帝国实力强大,另一方面布宜诺斯艾利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龌龊心思,假装看不见。

  从双方恩怨的历史上来看;

  1852年

  阿根廷罗萨斯独裁政府被各省联军击败后垮台,阿根廷政治界没有出现能够独当一面的政治领军人物,开始进入了国家分裂、各自为政的时期。

  1853年,阿根廷的分离现状引发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金融寡头和白人大农场主们不满,他们为了保持已有的特权地位,与将军乌尔基萨达成协议,颁布《1853年宪法》,争取阿根廷重回统一时代。

  一个想分裂,一个想统一,意见达不成就斗呗!

  1852年,阿根廷独裁政府罗萨斯倒台后,受各省分立主义和争权夺利浪潮的冲击,阿根廷分裂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和其余各省联邦两个独立的国家,被称之为“各省联邦”,双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分裂时期。

  想当初,阿根廷人反对罗萨斯独裁,是为了建立新的统一的民主政体。

  但推翻罗萨斯独裁后的阿根廷人才发现,事情并没有想的那么简单,南美人好内斗的秉性,导致各地冒出来的草头王目不暇接,谁也不服谁,社会秩序反而更加混乱了。

  实际上

  南美地区发展的历史表明,该地区只臣服于铁腕威权人物,社会能够进入较长时间的稳定期,一旦搞什么自由民主或者权力属于人民,那全都得完蛋。

  智利军政府就是如此,巴拉圭父子传承政府同样如此,南美地区军政府统治大行其道,不是没有原因的。

  推翻罗萨斯政府后,乌尔基萨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持局势稳定。他在下令枪毙罗萨斯的重要党徒,防止独裁者复辟的同时,竭力保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地主和大商人的私有财产。

  但乌尔基萨的做法两边不讨好,革命者认为他背离了人民意愿,将其视为地主阶层的代言人加以反对。

  反对派的地主阶层却认为乌尔基萨别有用心,对他怀有强烈的敌视态度。

  阿根廷的前途何在?

  革命党派内部的意见开始发生分裂,观点最鲜明的人叫做米特雷,此人在阿根廷政界有着较高的声望,他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说;

  乌尔基萨向大地主靠拢,成了新的独裁者,我们应该重新武装起来,为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而努力奋斗。

  米特雷曾经参与过推翻罗萨斯独裁政府的决战卡塞罗斯战役,因而广受尊重,米特雷的观点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可,但也遭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地主们的反对。

  这些地主阶层认为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地位重要,应该有独立的宪法,其他各省不能与之相提并论,那些省份都是累赘。

  主张同其他各省分裂,这和米特雷的主张尖锐对立。

  同样是统一,新政府的执政者乌尔基萨也不同意米特雷的统一观点。

  乌尔基萨认为新政府面对的局势比较复杂,为了平衡各方利益,主张各省平等的联邦制。

  米特雷则认为应该建立类似于大唐帝国的中央集权政府,而且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经济实力太强,若没有中央政府的调控,联邦制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平等的,最终只能是偏袒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主阶层。

  会议在阿根廷小城阿罗约召开,争论的焦点是否消除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经济特权地位,来自内地的各省高官坚决要求取消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特权,倾向于米特雷的主张。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