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朱、梵、董等家族自身体量、影响力以及自身粮食储备。
朱、梵、董等家族一旦下场,顷刻间便可于燕地内掀起轩然大波。
与此同时。
朱、梵、董等家族截断燕地水路。
王文廉所负责的新官道一事,亦会于此时悄无声息地拉开帷幕。
到了这一步。
任那群世家、商贾再如何定力极佳,恐也极难继续保持清醒。
届时,摆在那群世家、商贾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忍痛随波逐流降价回血。
二、走陆路打道回府。
看似两条路可选。
但事实上因水陆两路皆被断。
兜兜转转后等待那群世家、商贾的只有忍痛随波逐流可走。
辽东、辽西、涿郡三郡进退同盟之所以最终屈服于朱宗廷三人。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此。
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一笔交易。
此交易即:朱、梵等家族吃下三郡进退同盟手中的粮食。
只不过价格需随波逐流。
而到了这一步。
连环计第三计便算圆满结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自一众外来世家、商贾将主意打到燕地,并运粮入燕之后。
一众外来世家、商贾便已然不自觉地陷入许奕连环计之中。
其后所走的每一步,自一定程度上而言,其背后皆有许奕身影。
甚至可以理解为一众外来世家、商贾自始至终皆被许奕牵着鼻子走。
至于连环计中的最后一计。
即:尽可能以最低的价格吃下最多的粮食。
而吃下的粮食一部分用于粮食储备。
一部分用以维持燕地百姓度过眼前之劫。
另一部分则会于此事彻了后,走水路运往相邻缺粮郡县。
如代郡、辽东、辽西、右北平、广阳等郡。
或以正常市价出售。
或与相邻郡县做交换。
若是售卖。
因辽地雪灾,燕地粮荒,代地水灾、百姓聚众造反等缘故。
即使以当地正常售价出售,亦可赚的盆满钵满。
而所换取的钱财,大部分将会用以军事储备。
若是交换。
交换对象自然非各郡县官府无疑。
而交换之物自然便是燕地现如今最缺少的铁矿石以及成平铁块等物。
届时燕地的整体实力无疑将会再登数个台阶。
故而。
无论自何种角度去看待问题。
许奕都无疑自这场大灾中赚的盆满钵满,吃的满嘴流油。
坝上草原,燕军大营中军大帐内。
许奕放下手中最后一封文书,随即闭上双眼。
与脑海中快速地复盘整个计划。
近半刻钟后。
许奕缓缓睁开双眼,眼神中满是清明之色。
于其而言。
燕地粮荒一事,到此便已然彻底画上了句号。
数息后。
许奕略作定神,随即将书案一侧文书最上方的书签取下。
随着被用以区分文书类型的文书离去。
一与先前文书样式略有些许不同的文书瞬间浮现于许奕眼前。
而那文书的署名赫然为长吏司吕文苏。
许奕不徐不疾地取出文书,拆开细阅。
在杨先安等人忙碌于平粮价等事。
王文清等人忙碌于新官道。
王文廉等人忙碌于重建女祁城等事时。
身为燕王府长吏司主官的吕文苏亦从未闲着。
而其所负责事宜更是直接关乎着昔日女祁的重建进度。
以及新官道的实施进度。
因燕地粮价连番下跌等缘故。
先前所募集的二十万民夫难免会心有浮动。
故而。
在许奕的授意下。
吕文苏于这段时间内完善了燕地粮票兑换处的布局。
并为此制定了一定的细则,用以规范并监督粮票兑换处。
除此之外。
吕文苏更是结合燕地内的实际情况。
做出了民夫薪酬调整等一系列计划。
从根源上安抚民夫们那颗躁动的心。
从而保障旧日女祁以及新官道的建设进度。
两刻钟后。
许奕闭眼沉思近半刻钟之久。
随即起身倒水、研墨。
待墨汁浓稠相宜后。
复落座提笔。
于吕文苏所书文书中圈圈画画,书以己见。
不多时,文书一侧便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非是吕文苏所著计划不够周密。
而是很多地方其实可以更加完善、尽善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