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明嫡子> 第四百五十二章 慷慨的皇太孙殿下(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五十二章 慷慨的皇太孙殿下(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封王?

  ‘大明今日复秦法军功爵,尔等拿了军功来,大明有底气为尔封王。’

  没来由的,在场的功勋武将们,脑海中浮现了当日在西城橄榄球场看台上,皇太孙殿下当众说出的话来。

  曹国公李景隆坐镇倭国多年,今岁又有灭国之功。其后更要在朝廷彻底架构起瀛洲诸道官府衙门前,负责镇压瀛洲地方可能存在的动乱。

  这等功劳,大明开国以来,满朝上下也没有哪个人是单独立下的。

  不对!

  如今还远在交趾道、占城道以西的开国公常升,也能算的上一位。

  甚至于若说要封王的话,开国公常升远比曹国公李景隆,更应该封。

  毕竟于情于理,常升也有灭国之功,更是连征两国,如今更是继续在为大明打下一片片大大的新疆土。

  文官们此刻大多心中百感交集。

  大明复行秦法军功爵,自从大都督府复设之后,朝廷也已经定下了军中的考功之法。

  只是武将们获功容易,而他们这些文官却是路途狭窄。总不能让朝廷里的文官们,也都提着刀枪上阵杀敌吧。

  朱允熥一句要论东征大军赏赐之事。

  在场文武心思不同。

  景川侯曹震却是最先开口:“若是论东征大军考功赏赐一事,南征大将军那边是否也该合议一番?”

  说完之后,曹震表情纯粹的看了看周围的人。

  魏国公李景隆有灭国之功,开国公常升亦有灭国之功。

  若是魏国公能封王,则开国公更能封王。

  大明朝要一日封二王乎?

  经过曹震这么一插嘴,众人总算是反应了过来。

  虽然文渊阁中依旧是寂寂无声,然而无论文武,每个人的呼吸都重了一些。

  此刻非是洪武初年,皇帝为了天下稳定,大封宗室。数遍大明朝这二十多年,非朱姓难得封王。便是有那中山武宁王和开平忠武王二位,那也是在他二人薨逝之后,朝廷给的追封。

  大明朝要有两位活着的异姓王?

  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康慨了。

  徐允恭压住心中想要请奏外调领兵的念头,拱手抱拳,侧身走出:“启禀殿下,若是论功东征大军,则南征大军亦该放在今日一并合议,如此才能显示朝廷公允,不叫前线将士寒心。”

  说完之后,徐允恭心中有些遗憾和惋惜。

  想当年,中山王府可是压着开平王府一头的。如今却因为常升领军南征,就要有了封王的机会,而中山王府却只能诉说过往的荣光。

  至于自己如今的内阁大臣身份?

  中山王府可是大明朝的开国功勋人家,走的就是将门的路子。内阁大臣再多的权柄,也不必一个与国同休的王爵来的重要。

  虽然此等封王,不会袭爵后人。

  但一位活着的王爵,在徐家来说,显然比一个内阁大臣的分量更重。

  “征南大将军灭安南、占城,大军西进,累数年之时,领兵在外,功劳深重。”

  高仰止的声音,在文渊阁里响起。

  在回京之前,他是大明朝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是大明朝第一位亲历增设一道的官员。

  对于南征大军和开国公常升的功劳如何,朝堂上下唯有高仰止最有发言权。

  身为内阁大臣,高仰止一开口,自然是引来众人瞩目。

  这位国朝最年轻的封疆大吏,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便只是站在那里也能吸引来无数人的注意。

  而在可以预期的时间内,这位年轻的小高阁老,将会始终屹立在大明的权力中心。

  他的话,没人敢轻视。

  高仰止继续开口道:“交趾道等地瘴气毒虫遍地,我中原之人南下,多有不便,水土不服。洪武二十五年,朝廷定南征之事,开国公统帅三军,皇太孙亲临战场。

  一战而定,我大明新增一道之地,岁入多有增添。南征大军久在南方,再征占城,大明又增一道。

  如今,大军已在占城以西,征战累年数载,虽因疆域万里之遥,地方形势复杂,不曾新设道府。然,我朝疆土可谓每日扩地百里。

  大军开疆拓土,国朝岁入增多,四海之物皆归应天。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