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是复刻,而是超越!(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是复刻,而是超越!(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同时,弦理论的研究还促进了纯数学研究的发展。

  所以两个理论是否冲突,多数学者看来并不重要。

  好多物理学家对于两个理论的理解都是如此,也就让一些弦理论的学者们勉强接受了。

  其中肯定不包括保罗菲尔-琼斯。

  保罗菲尔-琼斯的世界观里,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他无法一起接受两种定义冲突的理论。

  在回到了加州理工大学后,保罗菲尔-琼斯重新坚定了信心,他开始认真研究起了湮灭理论。

  “湮灭理论,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一定可以找出来!”

  保罗菲尔-琼斯非常认真。

  他也和帕森斯一样,追本溯源的研究起湮灭理论,研究起超导定律、王氏几何以及微观形态拓扑过程,等等。

  于此同时。

  王浩已经回到了西海大学,他只等了两天就等到了比尔卡尔。

  比尔卡尔也同样对于后续研究非常感兴趣。

  事实上,比尔卡尔早就想来西海大学了,他发现自己在水木大学做研究,根本就没有任何进展。

  当和王浩一起研究的时候,他就感觉脑子里都是灵感,仿佛是回到了三十几岁时,科研的最巅峰时期,而自己一个人做研究的时候,感觉是完全相反的。

  另外,他对于微观形态半拓扑的研究也非常感兴趣。

  王浩、林伯涵以及比尔卡尔,三人组重新凑在了一起,他们马上就进入到专注的讨论研究中。

  王浩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给出侧面的定义。”

  “之前我们想用一个方程或几个方程,来把微观形态表示出来。但我仔细想了想,这根本不实际。”

  其他两人听着点头。

  王浩继续道,“我们可以进行分模块的解析,并且给出侧面的定义,以定义来配合方程去实现半拓扑的构架。”

  简单来说,就是一口气吃不了胖子。

  面对如此复杂的几何体系,绝对不是一个方程解或几个方程能够覆盖表示出来的。

  在有了具体方向以后,他们就开始从最简单的“双元素,以及‘三元素,进行研究,后来发现逻辑上还是太复杂,王浩又找了一个人加入到研究组。

  罗大勇。

  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时候,找罗大勇来处理数学逻辑问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三人组,变成了四人组。

  (本章未完!)

  第二百三十五章不是复刻,而是超越!

  王浩担任组长。

  林伯涵负责拓扑学的问题;比尔卡尔负责代数几何的问题;罗大勇则会在数学逻辑问题上给出意见。

  他们的研究基地,直接设立在梅森数实验室的主任办公室。

  当研究太过于投入的时候,他们甚至都开始废寝忘食,结果还要其他人帮忙送饭,于是相对清闲的张志强、朱萍,接手了送饭相关的工作。

  张志强非常的郁闷。首发更新@

  之前王浩、林伯涵以及比尔卡尔一起研究的时候,他还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对方研究的是专业的数学问题。

  现在罗大勇加入进去了,他就感觉有些郁闷了。

  张志强一直都觉得,综合楼办公室里,他和罗大勇是“同等地位“,而现在他发现还是有差异的,而且差异非常的大。

  罗大勇可以加入王浩的研究组,而他只能和朱萍一起负责送饭。

  “唉~~”

  再又一次把饭菜送到办公室,然后被一群人无视的推门离开后,张志强朝着朱萍狠狠的叹了口气,“我怎么就沦落到送饭的地步了?”

  “送饭怎么了?”

  朱萍顿时不满意了,“给我们家大勇送饭,我愿意!”

  “我不是那个意思!”

  张志强顿时更郁闷了,他凑到朱萍身边小声道,“我的意思是,朱萍啊,你觉得我从现在开始,好好学数学,还能行吗?”

  “为什么?”

  “我也想加入王浩的研究组……”张志强觉得加入王浩的研究组,说出去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他也和王浩一起做过研究,而现在连一起做项目都不容易了。

  他发现自己跟不上了。

  那种感觉就像是“即将被时代所淘汰“,可实际上,他才只刚过三十五岁而已。

  所以他很羡慕罗大勇。

  朱萍上下打量着张志强,大拇指和食指捏着下巴思考着,点头道,“你这个想法倒是挺好的,但就是有一点啊。”

  “什么?”

  “你的头发不够了。”朱萍默默摇头走开了。

  张志强愣了一下,马上找了个镜子照了照,发现头顶上有一块地方,竟然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大块头皮。

  他深吸了一口气,再不去想什么数学问题了。

  数学?

  哪有头发重要!

  ……

  王浩的研究组进展非常顺利。

  因为一些小模块的塑造有一定成果,王浩也找到了物理实验室,让物理实验室去做交流重力实验来进行验证。

  后来又找了244工厂的刘云利,让他们的实验组也一起验证。

  现在研究组主要就是塑造双元素组合形态,并根据实验结果做出更广阔的定义,以此来覆盖所有可能的元素组合。

  虽然已经进入到验证阶段研究,研究还是缺少了一个关键条件--微观形态的缺口问题。

  “我们必须找到这个缺口问题,否则研究就是不完善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