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六章 超越诺贝尔级的成果,王浩:代数几何将成为最火热的学科!(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做研究组的主要人员,王浩全程了引导、把控了研究过程,他对于研究的理解比其他三人都要强太多了。

  林伯涵、罗大勇,都只是理解研究的某一个方面。

  比尔卡尔的理解相对深入一些,参与度也比其他两人高,但理解相对还是很侧面,也只是知道最终的成果。

  王浩的理解就不一样了。

  他在研究的过程中,已经计算了好了一种最符合半拓扑形态的微观三元素组合,并给出了命名代号为‘1型,。

  当某一种物质拥有‘1型,的元素组合,就能够大大提升超导的临界温度,常压下最高可以接近‘零下50摄氏度,,也就是‘223.15K,。

  因为很可能牵扯到未来的广泛应用问题,王浩并没有告诉研究组的其他人,而是给上级打了个报告,报告上也只是用‘1型,代表了元素组合,并以绝对机密的形式上报给了科工局。

  等把报告交给相关人员,并做出了一系列特别提醒后,王浩才轻呼了一口气,心里也有了颇多的感慨。

  之前都一直在超导机制的理论问题,而现在可以说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超导临界温度和物质组成的关系,已经可以实现对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了。

  国际上有很多高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但大多数成果也只是在几十K范围徘徊。

  虽然有一些研究组,号称制造出了一百K甚至是常温的超导材料,但实际上,那些研究都是没有任何应用价值的。

  要么,就是纯液化气体分子或者有机材料。

  要么,就是超高压状态实现。

  前者是所能承载的电流强度太低,根本没有任何应用价值。

  后者则是常规无法制造超高压环境。

  工业上可以用到的超导材料,可以简单理解为必须含有金属的成分,含有金属成分的超导材料,才会有很高的临界电流上限。

  正因为如此,铁基超导材料才会成为高温超导材料的热门方向。

  现在有了‘1型,组合信息,就能够以此去研究对应的高温超导材料,可以把铁基、铜基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大大提升。

  “一百K?”

  “一百五十K?”

  “或者更高?”

  王浩思考也非常的期待。

  比尔卡尔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他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见到王浩就带着笑走了过来,并说道,“王浩,这个研究会让代数几何的地位大大提升。”

  “另外,我也不用去想其他了,未来只做这一项研究就可以了。”

  他的话音带着感慨,也带着期待。

  比尔卡尔所说的研究工作,就是对于他们所做的研究进行简化。

  中途最复杂的就是代数几何的问题,有一些形态表达能够用代数方程做简化,就会大大提升计算的效率。

  另外,所对应的计算工作,可以直接由代数几何专业人士完成。

  其他学科领域的数学家,想要根据研究成。

  果计算元素组合的超导临界温度,可能就会碰到知识面不足的问题。

  王浩道,“看来你很喜欢这个研究。”

  “当然。”

  比尔卡尔期待的说道,“如果我用接下来的几十年都做这一项研究,我可能会成为很有名气的人物,在人类科技发展领域,留下很浓重的一笔。”

  “提前恭喜你了。”

  “哈哈。”

  比尔卡尔都听笑了。

  王浩忽然变得认真了许多,他说道,“卡切尔,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继续深入的研究,你可能会成为战略级的人物。”

  “战略级?”比尔卡尔一时间思考起来。

  “对。”

  王浩道,“只要我们的成果发表出去,代数几何的专家会变得非常抢手。如果继续深入的研究,那么你的生活,都可能会受到影响......”

  比尔卡尔一时间沉默不语。

  他明白王浩具体说的是什么,就像他的家乡依朗一样,总是在国际上被针对,他会成为超导研究领域的专家,而超导肯定会引领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领域的专家,就肯定会有‘国别,之分。

  比尔卡尔沉默起来。

  王浩并没有打扰比尔卡尔,面对人生选择的时候,还是自己思考做决定比较好。

  如果比尔卡尔因此不继续做研究,或者干脆移-民去其他国家,他也不会去劝说对方改变注意。

  每个人都拥有选择未来的权利。

  他自己的选择,就是为了祖国科技发展做贡献,肯定会继续投入到超导相关领域的研究中。@*~~

  接下来还是做准备工作。

  王浩很清楚研究成果发表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找到了校长严复,很认真的做出了说明,“作为西海大学的一员,我很关注学校的发展。”

  “然后呢?”

  严复被直接找上门,就听到这么一句话,明显是有些发愣。

  “理学院、数学系,应该先重点发展一个学科,代数几何。”

  王浩说道,“机会马上就要来了,错过可就没有了。”

  “严校长,我给学校一个建议,现在、立刻、马上,不计成本的,挖那些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来学校!”

  “给最好的待遇,让他们来......”

  王浩很认真的说完。

  他只是给了学校一个建议,至于是否听从,还是要看学校的决定。

  严复听的愣了好半天,很认真的看向王浩问道,“王教授,你确定吗?”

  王浩点头,“我非常确定。”

  严复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王浩不会平白的过来开玩笑,既然把话直接说出来了,就肯定是有什么原因,很可能就和研究成果有关。

  那么,挖角?

  代数几何?

  如果只专注一个学科领域的人才,西海大学还是可以做到的,而且还只是代数几何,数学里都属于小众、不太受重视的学科。

  不计成本?

  那应该能挖到很多人才吧?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