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没有?这才叫专业!论文正式发表,国际热议!(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三十八章 看到没有?这才叫专业!论文正式发表,国际热议!(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梅森数科学实验室。

  二楼。

  在紧挨着中心实验室的大工作间里,一群人聚在比尔卡尔的办公桌前,紧盯着他在稿纸上完成的数学工作。

  黑色的水笔写出一行行清晰的字符,让人不觉沉醉其中,透过字符展示的内涵,仿佛看到了未来科技时代的巨大变换。

  每个人都集中精神,每个人都屏住了呼吸,每个人都压抑着激动。

  比尔卡尔的眼角挂着两抹青黑,明显是有些休息不足,但他却显得非常精神,他也同样非常的激动,并强压着激动完成了最后一部分内容。

  对比判定。

  详细的计算。

  代入数字、变换,再判定并进行方程转化。

  当写完了最后一个符号,比尔卡尔都根本没有检查,就马上用力攥起了拳头,其他人也都一起兴奋的欢呼起来,“耶~~”

  “完成了!终于完成了!”

  ”卡切尔,你以几何反转化方程的方法太妙了!”

  “你的图形拼接逻辑也很优秀!”

  “这是最棒的研究!”

  “我们完成了!”

  每个人都非常兴奋,每个人都非常激动。

  王浩和比尔卡尔拥抱在一起,林伯涵、罗大勇以及旁观的何毅、颜静、张志强等人,也都凑过来和他们拥抱。

  这一刻,确实令人激动。

  每个人都知道所完成的研究,究竟是有多么重大。

  如果历史会有记录的话,他们在这一刻依靠理论研究,正式开启了人类科技的“超导时代,。

  在兴奋的情绪之后,王浩让张志强帮忙组织进行内部的庆祝,随后也说起了论文问题,“我们可以开始准备论文了,今天休息一天,明天开始写论文。”

  “我们的主论文要一起完成,还有,你们各自的论文也要准备,最好是一起发表,我会提前联系学术期刊。”

  “大家先回去休息,养好精神,晚上一起出去聚餐。”

  “论文的事情,等休息好再说!”

  这一段时间,每一个人都非常的忙碌,他们全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能睡上六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只看比尔卡尔的精神状态就知道了,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就连王浩也是,除了睡觉就是在做研究。

  现在终于能松上了一口气了。

  王浩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他并没有第一时间休息,而是给《自然》杂志物理部负责人贝克-坎贝尔写了封邮件,提前预约一下发表内容。

  邮件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的团队在超导机制的后续研究上有了新的进展,大概下个星期能投稿,可以赶在下一期快讯内容里发表吗?”

  王浩并没有考虑审稿的问题,他之前已经投稿过两次,连续发表了“超导定律“以及“杨-米尔斯方程预测粒子对撞实验“的内容。

  他就是新领域的引路人、国际最有权威的人物。

  在同样的领域发表后续的研究成果,自然是不用审稿的。

  另外,审稿也会非常复杂。

  他们所研究的内容,想要找到专业人士进行审稿,就肯定要去对结论进行验证,而即便是双元素的验证,也需要一个团队很长一段时间的计算,并且还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那就实在太复杂了。

  国内和鹰国有超过八个小时的时差,坎贝尔是早上来上班时,才看到王浩发过来的邮件内容。

  ”超导相关研究的新进展?王浩的团队?”

  坎贝尔顿时意识到是个大研究。

  看到王浩说赶上下一期内容,而下一期《自然》就是一个星期后,即便是下一期的《自然-物理》,间隔时间也只有两天而已。

  那肯定就没有审稿时间了。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答应下来,“王浩博士,你的研究当然可以发表。我会提前安排版面,随时等待价的投稿。”

  等发了邮件以后,坎贝尔还是有些犹豫,王浩的两次成果都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第一次是“超导定律“相关的研究,还是经过详细评审的。

  第二次则是“杨-米尔斯方程预测粒子对撞实验“,因为预测已经发生了,等于研究已经被证实,自然是不同审稿的。

  这次不同。

  以交流重力实验为基础,研究超导机制的方向受到国际关注,而阿迈瑞肯方面的一些实验组,都有和实验相关的进展,也有一些会投稿给《自然》杂志。

  王浩的研究进展肯定会受关注,可有了成果也需要同行审稿吧?

  《自然》杂志必须保证论文的质量和正确性。

  坎贝尔当然不是质疑投稿的质量,但他还是觉得专业的审稿是有必要的,能够排除几率极小的可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