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四十一章 落寞的专家们,新的方向?王浩:回去就完成研究!(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一章 落寞的专家们,新的方向?王浩:回去就完成研究!(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汪承林郁闷道,“我们也是。而且很多人做研究都没什么积极性了。”两人一起叹了口气。

  现在他们做的研究似乎失去了意义。

  凝态物理相关的研究涉及到了粒子波、夹层传输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研究超导内部的粒子运动特性。

  这和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还不一样。

  粒子标准模型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索宇宙最基础的规律,探索物质组成的本质、物质的来源、反物质等等。

  超导凝态物理的研究,纯粹就是为了能够联系应用,也就是给制造超导材料提供理论支持。

  现在超导材料的理论支持已经有了,他们的研究似乎就失去了意义。汪承林都有种自己要失业的感觉。

  他们的研究当然是有意义的,但因为

  超导材料的理论支持问题被解决,凝态物理底层研究的方向,就找不到继续的目的和价值。

  杜建伟也说道,“等手里的项目全部完成,我们可能就要失业了。”

  “估计完成不了了,科技基金那边已经开始卡经费,即便是有成果,放在国际上关注都会变少.....”

  “唉~~”

  最终两人一起长叹了口气。

  远处忽然传来一声喊,“王浩来了!”“王教授来了!”

  两人一起走了过去,见到了王浩一行人,也只能咧出笑脸,招待着把人让了进去。

  王浩一行人,就只有王浩和何毅以及向乾生,其他人并没有跟着过来,因为他们是来参加内部会议。

  一群人边走边说着,进入了会议中心的二楼。那里有个小型的会议厅。

  科学基金委员会,提前两天召开内部会议,来参加的都是超导研究领域的大佬级人物。

  会议还没有开始,大家就分别讨论着。

  吴晖院士也在,他简单做了介绍,“这次就是商讨一下,建立超导的国际组织。”

  “我们要牵头建立这个组织,也最好能够进行主导,未来超导肯定会有发展,就牵扯到理论研究、新材料等问题,不管是理论还是应用,把握主导权都是很重要的。”

  会议的主要目的大家还是知道的,想要做到主导新的国际组织,尤其是超导技术的组织,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如果国内牵头进行组建,到时候,肯定有很多的机构、国家退出。

  吴晖说了几句以后,大家还是正常去讨论,实际上,建立国际组织的事情,和学者的关系并不大,他们只能在理论、技术上给出一些建议而已,即便是来参会也只是旁听一下。

  在会议开始之前,王浩就被好几个人围在中间,询问有关最新研究的问题,他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随后说起了代数几何人才的重要性,“未来几年,肯定要大力培养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

  “这方面人才会供不应求,不管是做材料的研究还是做理论的研究,都会很需要。”

  “如果在材料的研究上有成果,我相信会彻底引爆超导材料研究的热潮,后续需要的相关人才会更多,很多的企业都会加入到竞争中。”

  这是毫无疑问的。

  科技腾飞,带来的就是巨大的利益。

  代数几何领域的人才,会成为研发的重中之重,未来几年都会成为稀缺人才资源。

  因为旁边都是国内超导领域的重量级人物,王浩还介绍起了材料研究会碰到的问题。

  “主要碰到的问题就是元素组合的关联性。”

  “我相信很快就会有大量新的元素组合数据公布出来,双元素的分析相对容易,到时候,就会有很多双元素相关的数据,就像是查字典一样,只有说个双元素组合,就能知道对应的超导温度。“

  “但是有双元素组合的数据,并不代表能够研究出高温超导材料,其中就会碰到元素组合的关联性问题。”

  “这个研究会更加的复杂,会牵扯到一系列的实验,并以实验去对理论进行完善......"

  王浩连续说了很多的东西。

  有专门研究超导材料的专家,都感觉收获颇丰,觉得是找到了未来的研发方向。

  汪承林绝对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超导理论。

  等王浩连续说了一大堆以后,汪承林还是憋不住问道,“王教授,我并不是质疑你的研究,你的成果全世界的认可,并且肯定会推动超导技术的蓬勃发展。”

  “但是我一直有个问题。”

  王浩听着认真点头,“汪教授,什么问题,你说。”

  “是这样的。”汪承林道,“你的研究和传统的凝态物理方向,可以说

  是完全脱钩、自成体系。”

  “而且你直接联系了超导温度问题,也就以理论支持了材料研发,但是,我们以前做的研究就都被否定了吗?就都变得没有意义了吗?”

  “那些理论,那么多诺贝尔级的成果....."

  汪承林是发自肺腑的说出这些话,也让其他人听的直点头。他们也有同样的困惑。

  超导的凝态物理研究可是个大方向,甚至都可以说有一套完善的理论,结果因为王浩的研究,一切的理论似乎都变得没有意义。

  但是他们的理论是正确的,也是被实验验证的,否则不可能有那么多诺贝尔物理学奖。

  王浩听的愣了一下,因为系统忽然弹出了提示——【任务三,灵感值+7。】

  他赶紧查看了一下系统,发现灵感值确实增加了。一下子,他想明白了!

  王浩满是欣喜的站了起来,他赞叹道,“有道理啊!”“汪教授,你说的太有道理了!”

  汪承林有些摸不到头脑。

  王浩道,“你们的研究当然是有价值的,事实上,我一直都在想这个问题,希望能够打通超导半拓扑理论和传统凝态物理方向研究的桥梁。”

  “如果能够把两个方向的理论结合在一起,肯定会让超导的机制研究,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其他人听罢恍然的点头。

  汪承林仔细的想了一下,顿时都有种福灵心至的感觉,他忽然找到研究方向了。

  两个研究几乎没什么关联,但因为都是对于超导理论机制的研究,肯定是有连通的,不可能完全不相关。

  只要从凝态物理的研究方向,去不断做研究,肯定能找到和半拓扑理论的相关内容。

  从而,连通!

  这肯定会是个诺贝尔级的成果!

  到时候,两个方向的研究就会相互增益,给超导材料的研究带来全面的理论支持。

  “王浩只是在这里说了,知道的人也不会多。”“等回去就抓紧做研究!”

  “研究速度要快,才容易出成果......”

  汪承林再左右看看,感觉杜建伟就是最大的竞争对手。杜建伟也有同样的感觉。

  两人对视一眼,空气中仿佛迸发出激烈的火花。王浩也同样在想这个问题。

  任务三,是构建湮灭力的数学体系,他一直找不到新的方法,结合超导凝态物理的内容,继续完成相关的数学论证,确实是个很适合的方向。

  “等回去就完成这个研究!”王浩做出了决定。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