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3/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二百四十六章 惊人的转变温度!王浩:小成果而已!(3/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他们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

  邓焕山顿时瞪大了眼睛,他猛地向前几步去看了仪器上的数字,“119K”,然后惊讶的张大了嘴。

  “119k?“

  “真是119k?“

  邓焕山深吸了一口气,在转头看向淡定坐着的王浩,满心都被不可思议所充斥。

  上午的时候,他还觉得100k以上就已经不可思议,而现在看到的数据是119K,只差1k就达到了120k。

  这是什么概念?

  阿迈瑞肯那边发布的消息说,集合几千的科学家,努力在三年内制造出120k以上,能用于工业使用的超导材料。

  邓焕山很确信他们制备出的材料,是能够运用于工业使用的,只是看材料的颜色就知道,金属的含量非常高,电流承载强度自然不低。

  现在的材料超导临界温度是119k,差不多都可以说是完成了目标。

  “所以,这就完成了”

  邓焕山微张着嘴,走回去惊讶的看着王浩,“王教授,还真像你说的超过100k,119k啊!”

  “这还是我参与的研究,简直……神了!“

  “我们这是完成目标了?”

  王浩也稍稍感到惊奇,他预估会超过100k,但觉得也不会超过110k,没想到还给自己来了个惊喜。

  119k?

  他满脸笑容的点头说道,“还不差吧!”

  “这个成果可以上报了吧“邓焕山期待道,“119k啊!目标已经完成了,都可以投入工业生产,发布出去肯定震惊世界”

  “上报?”

  王浩摇了摇头,“只是个小提升,上报什么?我们还没有完成目标,我之前就说了目标是150k。”

  “呃……”

  邓焕山听的目瞪口呆,他感觉自己的思维和王浩不在一个次元上。

  小提升?

  之前他们制备出79k转变温度的材料,已经觉得是大提升了,要比国内最高的55k高出24k。

  现在可是提升到了119k,比79k又增加了40k之多。

  结果……小提升

  王浩道,“你可能对我们的基础还是不了解,“1型“元素组合,开发的前景很广阔,150k才是短期目标。”

  “119k也是成果,但不要着急,我们还要进行实验,争取下一次再能有提升,超过150k,再往上才会难度高。“

  “所以先不要声张,慢慢一步步来。”

  他拍着邓焕山的肩膀道,“做研究,一定要有耐心。”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嗯、嗯。”

  邓焕山摆着一副受教的表情,嘴角却不由得扯了起来。

  扎扎实实?

  一步一个脚印?

  现在的研究,怎么也和‘扎实,联系不到一起吧?

  像是……在飞?

  ……

  当制备出了119k转变温度的超导材料,实验组里的每个人都感觉非常的兴奋。

  实验结束后,后续就是做记录、做总结。

  这就是实验组的工作了。

  邓焕山也开(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彩继续)

  始忙了起来,他忙着把实验细节记录下来,督促每个小组都要做好工作。

  同时,他也收到了上面的信息,说严士清院士会担任研究中心的主任。

  邓焕山知道消息有些担心,他就给关系不错的吴晖院士打了个电话,开口就问道,”吴院士,我认识严院士,但并不了解。他来了以后,不会插手到实验里吧?”

  “什么意思?“吴晖一时间没明白过来。

  邓焕山道,“吴院士,我跟你说实话,有王浩教授的指导,我们的研究非常顺利,而且已经有了……小成果。现在就怕突然有人乱指挥,你认识严院士,你给我透个底,说说……”

  吴晖脑子里顿时被“小成果“装满了,他发现邓焕山没有直接说明,也没有继续打听道,“你放心吧,在超导材料的研究上,严院士非常专业,而且也不是那种乱指挥的人……”

  他说了严士清几句好话,才让邓焕山放心下来。

  等放下了电话以后,吴晖想着邓焕山犹豫说的“小成果“,再联系到“王浩“做研究的过往,顿时有点为严士清担心了。

  如果严士清还没有正式就职,实验组那边就有了大成果,到时候,感觉就很尴尬了啊?

  那就感觉似乎不需要其他人,严士清再过去就职是干什么?

  抢功劳?

  抢王浩的功劳?

  添乱?

  吴晖赶紧给严士清打了个电话,拐弯抹角的问他什么时候去西海,还旁敲侧击的说起,应该快一点过去,否则耽误了实验就不好了。

  严士清听的点头道,“这不已经是月初了吗?我正在交接工作,月底就过去。”

  “你要尽快啊,耽误实验就不好了。”

  “有什么实验啊。”严士清嗤笑道,“老吴啊,你就是关心过头了,现在研究才刚开始,估计那边设备刚运过去,而且理论上还差的很远。”

  “持续几年、十几年的研究不急于一时,你要知道,我这个年纪,过去了就等于是在那边退休了。”

  ”呃……也对,你看着来吧。”

  吴晖也不好再劝了。

  严士清说的也没问题,他已经63岁了,过去西海大学那边工作,研究最少持续几年时间,就不太可能再去其他地方。

  到时候,肯定会在任上退休。

  严士清拖一下时间就能理解了,他还想留科学院的岗位上一阵子,和老同事、朋友们多呆上一段时间。

  走了,可就不回来了。

  严士清放下了电话,好笑的摇了摇头,他知道吴晖是关心自己,同时也是关心超导材料的项目。

  这家伙就是个急性子!

  但是,持续几年、十几年的研究,着急什么?

  看《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最快更新器输入--到进行查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