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三百八十六章 飞速研究,强度定义,界限值与自然常数e(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三百八十六章 飞速研究,强度定义,界限值与自然常数e(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如果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他肯定都完全不能接受,但说的是王浩就感觉理所当然了。

  确实啊!

  那可是王浩院士!

  智商赶不上王浩院士,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

  研究不是发现新的物理现象,却是一种制造湮灭力场的新技术,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内容。

  实验组的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在制造湮灭力场的技术上,最重要的就是材料排列设计,里面蕴含着与微观理论相呼应的知识。

  之前制造反重力场的技术上,实验组已经有了一整套的体系。

  比如,拿出一种全新的超导材料。

  只要同元素组成以及外在性态角度上去分析,实验组就可以拿出一种嵌套性的方案,最少能发挥材料制造反重力场七成以上的效果。

  最高能制造百分之五十的场力,嵌套性的方案就可以制造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现在发现了制造湮灭力场的新技术,甚至是直接知道出弱化的强湮灭力场,原来的体系就失去了作用,很多东西都要从最初始进行分析研究,慢慢一步步的找到规律提升技术,以及所制造的场力强度。

  第一次实验结束以后,实验组召开了总结会议。

  好多人研究对于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感到不可思议,他们就谈起了原理性的问题,最大的疑问还是‘反重力场在哪里’。

  之前的技术是制造出反重力场,表层附着着单层强湮灭力场,才能够听过力场叠加的方式,制造出真正的强湮灭力场。

  现在则是直接制造出强湮灭力场。

  反重力场呢?

  这个问题也只有王浩能解释了。

  他说道,“两种场地相互依存,反重力效应肯定存在,也许和之前一样,是附着在表面,太单薄没有表现出具体性态,也有可能是以其他方式存在。”

  “想要的实验中具体我发现,我们必须增加场力强度。”

  王浩说起要加强场力强度,下一步关心的问题却不是改进设计,而是找到了上级部门要求派驻一个力学研究小组。

  他的解释是,“我们要做基础研究。”

  “这很重要!”

  ……

  朱华才是国防大学的物理教授,他长期从事基础力学的研究,领域内还是有不小知名度的。

  这次上级部门就找到了朱华才,询问他是否有意加入新的研究中。

  朱华才听的有些发懵。

  上级部门连做什么研究都没有说清楚,就想直接调他过去参与到研究中,仔细一想才明白肯定是保密研究。

  那就干吧!

  朱华才倒是没想这么多,安排了一下课程问题,和家人简单说了一下,收拾好东西就乘军车过去了。

  经过近十个小时的车程,他才知道具体是到了哪里。

  湮灭力场实验基地!

  很多人都知道存在这样一个实验基地,归属西海大学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却根本不知道具体在哪里。

  现在朱华才知道了,同时也感到有些忐忑和激动。

  忐忑是因为要参与保密程度如此高的研究,激动的是能参与到国际最顶级物理实验研究中。

  但是,湮灭力场的研究和基础力学有什么关系?

  他很快就知道了。

  朱华才来到基地就见到了王浩。

  王浩对于朱华才的到来非常重视,招待进了办公室以后,也认真说起了让他加入研究的原因,“我们需要对湮灭力场内的基础力学性质做研究。”

  “湮灭力场?基础力学性质?”

  “对。”

  “王院士,你的意思是,湮灭力场内的力学性质和外界不同?”

  “当然。”

  王浩肯定的说道,“朱教授,你应该知道反重力场,场内物体收到的重力减小。”

  “好多人都认为重力减小时作用于重力常数上,实际上,是作用于物体本身,因为反重力场并不是隔绝地球的引力,而是让场内物理受到的空间挤压力变小,不管是相对任何事物,受到的引力都会减小。”

  “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反重力场内的物体质量变轻。”

  朱华才听罢点了点头。

  作为专业从事力学研究的学者,他自然知道‘反重力场作用于物体的争议’,从理论基础上来说,反重力场让物体质量减小,但物理学界普遍认为,物体没有发生性态变化,质量并不会减小。

  这个争议一直持续到现在。

  现在王浩的说法明显是倾向于质量减轻,当然也并不意外,相关的多数理论就是王浩提出来的。

  王浩要说的也不是争议问题,而是继续道,“我们要做的基础力学研究,和反重力场情况差不多,是要在强湮灭力场内做力学研究。”

  “这有些困难,因为物体进入强湮灭力场,会受到磁化效应影响,常规实验所测定的数据,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