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五百六十六章 惊人的发现,王浩:光能战士是存在的?(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五百六十六章 惊人的发现,王浩:光能战士是存在的?(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很快,媒体层面也得到了合作消息。

  这则消息让国际媒体感到非常震惊,一直以来,所有人都认为种花家不可能和任何国外机构进行区域性强湮灭力场技术的合作。

  现在竟然能有了合作!

  “这也太神奇了,种花家重新加入核子组织,还提供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

  “区域性强湮灭力场,可是关系到湮灭粒子技术啊!”

  “核子组织很快就能进行新的实验,而且是备受关注的强湮灭力场实验,还是粒子层面的……”

  “这太了不起了!”

  欧洲核子组织迅速就成为了焦点,他们向各国代表组成的联盟申请的三百亿欧元经费,以超高的支持率通过了。

  有了经费支持以后,他们公开了合作计划内容,并宣布会对于粒子加速器以及其他设备进行改造。

  同时,好多国家和机构表现的非常积极,他们宣布会派出更多的科学家参与到新的粒子对撞实验中。

  经费有了。

  科学家有了。

  再加上和科技部门的合作,以及对于未来实验的希望,核子组织快速成为了国际焦点。

  巴兹博格-蒙特拉都感觉自己走上了人生巅峰,是他和种花家谈成了合作,回到核子组织以后,个人地位都变得不一样了。

  比尔-布莱恩也有同样的感觉。

  当回到实验基地以后,布莱恩就发现每个人都变的很精神,他们不断询问着强湮灭力场设备的问题,明显对于未来非常期待。

  他美滋滋的叹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又是世界第二了。”

  “不管库博研究出什么,他肯定不会比我们更早拥有区域性强湮灭力场设备,我们可以依靠设备做很多的实验,还能一定程度上掌握这种技术……”

  “同时,还会有很多的机构主动和我们接触,更多的参与国主动提供资金……”

  “未来,又变得丰富多彩!”

  ……

  王浩对于合作实验也是很期待的。

  湮灭理论的研究已经陷入了瓶颈,他们必须要依靠更精细的实验,拿到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够反过来完善理论。

  现在需要的就是等待。

  王浩转而关注起了光压发动机的制造工作,新组建的航天飞船工业公司已经启动了,大量的人员投入到工作中。

  好多基础材料被制造出来,并运送到各个实验室和工厂,制造出成品以后就会被运送到基地做检测。

  如果检测合格,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批量生产。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很快。

  三个月时间过去了。

  大批的材料不断运送到光压发动机的制造基地,周边地带的公路都被挤满了,很多人都在基地中忙碌着。

  这幅景象和核聚变基地类似,当时就围绕一个主核心装置忙成一团,只是光压发动机比核聚变装置要大太多了,即便就只是刚投入到制造,只是一个规划的一公里空地以及周边堆积的大量材料,就让人产生一种正投入到宏伟工程的感觉。

  王浩站在小山上远远看着基地,一边和保罗菲尔-琼斯说着,“发动机的问题还在于电能维持。”

  “我们的设计主要还是制造光压,而不是转化电能,就必须有好几块超导电池来维持电力,但也只能持续不到一个小时。”

  他说的有些遗憾,“电力转化实在太麻烦了。”

  “那也没有办法。”保罗菲尔-琼斯道,“除非是建造空天母舰,才能完善能源转化的部分,只是在研究发动机,优先解决的是光压动力问题,不可能添加这一部分内容。”

  “是啊!”

  王浩长叹了口气。

  他们所说的能源转化,就是把制造的光压转化为电力,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实际转化有很多的问题。

  比如,用什么转化方式。

  如果是在地面上进行能源转化,可以选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最常规的蒸汽发电技术。

  这是最简单、直接,并能提供高转化效率的方式。

  在光压发动机、空天母舰上就不一样了,蒸汽发电的问题在于设备太过笨重,只是围绕凹面反射镜进行设计都是个大问题,若是放在其他部分就可能会出现能源不充沛的问题。

  他们还有一种方案,是在凹面反射镜内部布置硅基材料。

  硅基材料,可以直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一阶硅基材料的转化效率也非常高,但问题在于‘寿命’。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