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呜呜…”
震耳的汽笛声,响彻天津港。
两艘悬挂着彩旗的钢铁战舰,在海军官兵和码头工人的欢呼下,缓缓的进入码头专门准备的泊位。
“殿下,下面的人为这两艘战舰的火炮问题吵个不停,有的赞成使用新型火炮,有的希望继续使用海军的短炮,或者是陆军新式火炮。”
“赞成使用新型火炮的,觉得在未来的海战中,战舰将会在远距离进行作战,交战距离会在几海里甚至十几海里,短炮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而赞成使用短炮的呢,则是觉得目前大明海军天下第一,虽然未来局势可能会发展成那样,但在当前时代,我们依旧是无敌的存在。”
“再加上新型战舰防御的能力,使用短炮更可以快速的消灭更多的敌人,并且还能保证己方微乎其微的伤亡。”
“两方人为此争吵了半个月,最后实在争不出个结果,就闹到我那里来了。”
“我想了半天,觉得新型长管火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短炮其实更适合现在的海上作战。”
“我这个脑袋啊,是一个头两个大,想了半天实在是决定不下来,您能不能提点我一下。”
码头观礼台上,李虎看着停靠在泊位上,正在被船厂人员进行检验的两艘战舰,说出了憋在心中许久的话。
前段时间船被郑和抢走了,上到他这个总兵官,下到普通海军士兵都郁闷不已。
可跟郑和抢他们又不敢,只能捏着鼻子认下了这事。
后来朱瞻圭见所有人都郁郁不欢,便无奈的提起点了他们一句。
用朱瞻圭的话说,郑和年纪已经不小了,又身有残疾,如果不是西方这件事,早就有退隐,跟着太上皇巡游天下了。
这趟出海说是去开阔西方,其实主要的目的,还是为郑和手下牺牲在西方的将士们报仇,引领他们回家。
只要完成郑和心中这个心愿,再加上大明海军如此强大,郑和估计就会选择退隐,跟老爷子一起巡游天下去了。
到时候郑和退隐了,那这两艘铁甲舰还不照样是海军的吗。
提前给郑和,就当郑和给你们进行入役前的检测了,更何况这次出海的船员,还都是你们海军的人,郑和也就挂个名字,说是给郑和,其实还是你们海军在用。
有了朱瞻圭的提点,海军将士们瞬间回过神来。
他们是陷入了误区,总是把郑和和他们分成了两部,当成了他们的竞争者。
可经过朱瞻圭这一提点,他们这才回过神来,好像真的是这个道理。
有了朱瞻圭的提点后,海军将士们不再垂头丧气,反而热火朝天的讨论怎么改造这两艘战舰,当然了,暗地里也在较劲争夺这两艘舰长的职务。
朝廷这几年也造过披甲战舰,不过那都是木头包铁皮,而且体积小,真正的纯钢铁战舰不是没有,可那玩意儿小的跟糖豆子似的,当救生船还行,当战舰别开玩笑了。
所以说镇远号和定远号,其实是第1批进入海军,正式服役的铁甲战舰。
怎么驾驭战舰,怎么安排人员,这是海军内部的事情,朱瞻圭现在已经不管这些小事了。
安排好人选了,是手下人理所应当的事情,如果安排的人不行,那就是李虎这个总兵官失职。
海军对这方面也习以为常,经过几天的竞争,和暗地里友谊的争锋,(就是约到沙滩边干架)两名中年将领获得了这个机会,虽然为此鼻青脸肿,身上多处肌肉疼痛,但他们乐的依旧是见眉不见眼。
人员方面没什么问题了,舰炮方面又出现了两端的分歧。
有一些目光深远的海军将领,希望给这两艘钢铁战舰,甚至未来的钢铁战舰火炮减少化或者是专一化。
可以一些保守的将领,却认为长炮攻击速度慢,而且火力非常少,不符合现在海军重火力压制的观念,提议在铁甲舰上,依旧使用现在海军使用的短炮,亦或者是陆军那边使用的新型火炮。
两方为此争吵不休,最后连李虎也被牵扯了进来。
对于这两艘战舰装什么样的火炮,朱瞻圭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现在海军体系已经成熟了,他作为大明帝国军事最高领导人(暗地里的),他只要引导着军队大方向发展就行了,至于一些小一点的问题,这一点可以交给手下的人自己商量讨论。
朱瞻圭要的不是一堆应声虫,需要的是那种有思想有主见的将领。
海军建立这七八年以来,随着新成员的加入,海军内部也出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两方经常因为想法不同,发生了意见上的分歧。
以前只是一些小问题,互相妥协一下就解决了,可现在关系到未来战舰火炮的走向,两方人一直争执个不休。
对于海军内部的事情,朱瞻圭是知道的,但他没有去管。
俗话说得好,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只有不同思想的碰撞,才能激起意外的火花。
只要海军思想上和大方面没问题,内部的小竞争朱瞻圭是不会管的。
最后两方争论了半个月依旧没有结果,然后两方人直接去找李虎了,想让这个总兵官说说他的想法。
对于这事,李虎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其实在他的心中,他更偏向于短炮方面。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