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粮票
范雨萱听的目瞪口呆,看来自己还是短视了。
杨鑫听得连连点头,这田老伯做生意还是练出来了,是把好手,事实上这时代是小农经济,农民等同于小商人。
同样是种地,精明的能成为自耕农和小地主,不精明的怕是吃不饱饭,只不过大势不好,这些人没有家底,很多人的能力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罢了。
酒楼的热情超乎所有人意外,田老伯跟掌柜的拉起了家常,才知道他们的月饷也不高,掌柜的才八钱银子,普通伙计只有五钱。
田老伯惊得咋舌,问:“掌柜的,你们月饷这么低,生活会不会困难?”
掌柜的却很满足,呵呵笑道:“在下本来是在这间酒楼做厨子的,月饷确实比现在高些,大顺军来了以后,原来的掌柜被抄了家,酒楼也被收了,任命小的做了掌柜,月饷低了,不过小的家中分了地,生活比原来更好了,我们都很满足。”
其他伙计齐声附和,他们原本的月饷甚至没有五钱银子,也都分了地,生活自然比原来好的多。
大兴来的掌柜却满脸鄙夷,他们虽然没分地,但月饷可比这掌柜的高的太多,能跟田老伯来的,月饷都在五十两以上了,有的还升了国民,待遇远非家中分个二三十亩地能比的。
吃完饭,众人在街上溜达了一圈,才发现街上豪华的酒楼只此一家,其他都是些最低档次的小食铺,价格非常亲民,而且,街上没有一家青楼,赌坊,当铺也没有,只有一家大顺钱庄。
杨鑫看得愕然,大顺也学会开钱庄了?
出于好奇,众人上前询问,还真是大顺朝廷开的钱庄,门口还有大顺军站岗,跟大兴钱庄的分号如出一辙。
连卫兵也是站得笔挺,杨鑫甚至怀疑武昌城的大顺军接受过跟自己同样的军训,士兵的面貌跟之前京城见到的大顺军不可同日而语。
杨鑫的疑惑越来越多,他越看越觉得加强版的李自成象是跟自己一样的穿越者。
这个谜底,也许下次见到李自成的时候可以私下问问他。
不过眼前他没有这样的机会,第二天,李过代表大顺跟大兴签订了正式的合作协议,杨鑫派人回莱阳提银子。
大顺的效率特别高,当天就准备好了十万石粮食,还好粮食不算多,杨鑫带来的船队就能装下。
杨鑫当即付了粮食的银子,带着船队,浩浩荡荡的顺流而下,抵达江西九江。
果然,陈大娘的收获比杨鑫更大些,已经收了二十万石粮食,由于大顺军封锁湖广粮食的消息传来,陈大娘在江西一开始大肆抢购粮食,本已紧张的南明粮食市场震动。
江西的粮价已经涨了两层,更有越来越多的江南士绅加入到屯粮的行列,粮食价格越来越贵,杨鑫的船队还没到南京,南京已经是谣言四起,粮价节节攀升。
南京,皇宫。
崇祯坐在龙椅上怒不可遏,望着朝堂上的群臣,咆哮道:“如今大明危已,居然还有士绅豪强参与屯粮,想发国难财,是真的不把朕看在眼里吧!”
群臣大惊,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内阁首辅史可法首先站起来道:“陛下息怒,都怪老朽当日跟那杨鑫签了商贸协议,没想到他居然用这个为依仗,来大明炒粮,待老朽前去跟他谈判,劝他尽早罢手,粮价自然可平。”
他已经被崇祯升为了内阁首辅,自然得第一个发表意见。
此时,内阁次辅钱谦益却站了出来,道:“史阁老此言差已,两国贸易协议,岂可轻言废弃,如此我大明岂不成了出尔反尔之辈,天朝上国的威严何在,史阁老千万别因小失大,杨鑫只是因势造势,并无敌意,商人自然以赚钱为目的,平抑粮价的问题,我们另想他法。”
他倒不是想帮杨鑫,只不过大部分的东林党都参与了进来,钱谦益现在是东林党党魁,他需要为炒粮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连杨鑫都不被治罪,其他人就可以明目张胆了。
崇祯气得吐血,可偏偏这种市场炒作乃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只要不犯法,自己也不能随意的打杀商人,用武力镇压是下下之策。
果然,群臣纷纷附议钱谦益,即便如今崇祯的帝位稳固,也感觉压力巨大,于是,将眼神望向了郑成功,道:“延平郡王,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郑成功站了出来,却道:“微臣以为钱大人所言极是,商业的事情,咱们就用商业的手段来处理,那杨鑫手里能有多少钱?陛下不必太紧张。”
崇祯听愣了,没想到自己的驸马居然为外人说话,睁睁看着郑成功,却见郑成功一个劲儿给自己使眼色,知道他有隐情,于是连忙道:“好吧,此事朕就交给延平郡王来处理,希望你能替朕尽快解决此事!”
郑成功应诺,群臣皆大欢喜,朝堂上暗流涌动,各怀鬼胎。
散朝之后,郑成功留了下来,单独跟崇祯商量了很久,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啥,自此之后,崇祯再没有在朝堂上提过粮价。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