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一世骁雄> 第六十五章封侯之议(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十五章封侯之议(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中山武宁王,武毅公,说的都是开国名将,徐景达和郭阚。

  两人分别因为灭国之功封爵,徐景达被封为国公,为当时异姓臣子的最高位置,而同样是灭国之功,郭阚只得了武定侯的侯爵,这自然是因为徐景达所平的南陈是占据了江南膏淤之地,能跟大晋有争雄天下的资本。

  而南诏不过撮尔小国。

  一个是心腹大患,一个是藓芥之疾,这论功当然有分别。

  而如今的月真国,比起当初南诏还要小,薛琮能拿到一个伯爵,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甚至李辅之在说出“世袭罔替”四个字的时候,半眯着眼的冯神绩都精神了些。这位老国公子看了看李辅之和道君皇帝,就知道这君臣二人又是在没有任何沟通的情况下达成了一些默契。

  道君皇帝很干脆,直接准了。随后又问道,傅津川之功如何论?

  李辅之犹豫了一下道:“大败青唐六万大军,并夺其大纛车马仪仗,在加上灭月真的从战之功当封...侯爵...”

  这时候侍中谢佥却质疑道:“武威军使薛琮是西征主将,灭国之功不过是伯爵,傅津川只是偏师从攻,为何反倒爵位要比主将还高?”

  李辅之则不慌不忙道:“谢相公,青唐和月真,谁为害大?”

  谢佥道:“自然是青唐,与我大晋纠葛百年,乃心腹大患也。然此时大战,也并未灭青唐,而且傅津川年纪尚幼,弱冠之龄...”

  李辅之这时候直接出言道:“不满弱冠是理由吗?败敌数万大军,挫其锋锐,又夺了敌酋的白牦大纛,我想这意味这什么谢相不会不清楚吧。”

  谢佥听到这也顿时沉默无语了,青唐跟大晋打了上百年,大晋国力雄厚,青唐有地利之胜,双方打了多少仗已经数不清了,但夺取敌国君主的大纛还是头一遭。

  在明眼人看来,这件事的意义远胜于灭掉一个不怎么恭顺的月真国。

  “况且,傅津川已经是子爵,如此大功,爵进两级,为侯爵,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辅之这话说话,其他三位宰相已经明白了,这位李相也又摸准了陛下的脉。

  什么叫君臣相得啊?

  这就是,没有任何的沟通,也没有事先提醒,寥寥数语,甚至一个眼神就能准确猜到圣意。

  赵令渊自然顺水推舟,就此定了两个主要将领的赏格,还说了“我大晋也有卫无疾”这样的褒赞之话。

  三个宰相对此默然无疑,已经能想到这样一个决定会带来怎么样的波澜了。

  未满二十,就以战功封侯,未来谁能制得住?

  武宗之婿,太子亲信,怕过个二十年,大晋就成了武夫当国了。

  可眼下想要限制傅津川,根本就不可能。刚立大功又圣眷正隆,只能徐徐图之了。

  随后要讨论的就是在月真旧地,是设立一州,还是设立一军镇。

  说道这里,就是定国公冯神绩说话的时候,毕竟涉及到边地,宰相们谁去过河西?

  “老臣以为,不如在赤佛堂城设立西庭都护府,以控制四大藩部,还可以威慑西域诸国。”

  西庭都护府,这个机构之前并不存在大晋,而是八百年前大齐王朝巅峰时候,负责管理西域的官署。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