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卖出一只训练好的海豚,在它身下看不见的地方,不是驯兽师辛辛苦苦的训练。
而是几十只,上百只海豚尸体堆积起来的。
..................
时间就在这种紧张且忙碌中慢慢过去。
通过各种方法的东拼西凑,所有镜头素材在十月底都拍摄完毕了。
下一步就是后期制作了。
郑旭窝在野坂青青的公司,闷头搞后期。
这次的时间虽然紧张,但挤一挤还是够的。
但当初明明接受采访的时候还说自己没灵感,来了一次岛国,就又捣鼓上了纪录片,想想还有点对不起那个叫迈克尔的记者的。
不管是时间,还是熟悉程度,还是影响力,郑旭都觉的,《海豚湾还是适合去参加奥斯卡。
因为欧洲三大电影节对这种关于动物的纪录片没什么兴趣,与其去那边受冷遇。
不如干脆点直接上奥斯卡。
他都去过一次了,也算是熟门熟路,这次操作第二部片子,有些套路他都门清。
而且这部《海豚湾和当初的《热天午后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一部是纪录片,一部是剧情片。
这两部片子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通俗点讲,每年的奥斯卡奖项,纪录片这个领域竞争一直不大。
一是片源少,二是真正的王炸纪录片几年也出不来一部,等真冒出来一部这样的记录片,迎接它的大概率都是顺理成章的大小奖通杀。
在拍摄之初,就引入了美国影视制作皮包公司,和部分左手倒右手的资金。
所以这部《海豚湾理论上来说是美国电影!
参加奥斯卡无障碍。
至于公关,也不用像《热天午后那样,找各种关系,花那么多钱,只用流程性公关就行,毕竟题材在这摆着呢。
....................
十二月初,倒皇娱乐公司内部放映厅。
郑旭和野坂青青正在看《海豚湾成片。
经过一个月的后期赶制,这部在郑旭看来还算是很粗糙的纪录片就这么整出来了。
捏着下巴看着片子,郑旭一边和播放器中的原剧对比。
拍摄的时候是这里不满意就魔改一下,那里不满意就魔改一下。
这些零零碎碎的魔改加起来,初看不起眼,等现在成片出来了,一对比才发现,和原剧只有四五分相似了。
除了关于海豚的主线还保持着主体立意,其他的碍于拍摄条件和人手,算是改的面目全非了。
原剧的剧组成员基本上都是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但郑旭这个剧组呢?
连他自己都不是....
原剧的拍摄手法是美国人一贯的那种表现形式,他们习惯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
《海豚湾原剧体现的是拍摄太地町地区海豚的惨状还有当地人不顾国际禁令大量捕杀鲸鱼,和拍摄的不容易,突出的是惨、偷拍、还有剧组为了拯救海豚做出的努力。
而郑旭拍的就简单了,他主要拍摄海豚的惨状,和食用海豚的危害。
像原剧中的拯救海豚,他就没拍摄。
因为原剧组当时是真偷拍的!
但他不是啊,很多镜头都是光明正大,打着拍摄美食纪录片的名义拍摄的。
他这算是光明正大的骗拍!
和偷拍不是一回事。
他主要体现的是,当地关于屠杀海豚的事件,和关于海豚背后的一些产业链。
最重要的还有岛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国家有一个地区专门捕杀出产海豚肉。
海豚肉毒性很大,食用过多不管是对于本身,还是下一代,都有很大的伤害。
但这些事,都被岛国官方隐藏起来了,媒体也没报道过。
而这些点,就是郑旭主攻的方向。
如今片子也拍完了,就等接下来飞往美国,把这把火点起来了!
....................
按照上次参加奥斯卡评奖所解释的关系。
十二月中旬,中旬在洛杉矶和从国内直飞过来的老秦带领的团队汇合。
找了当地的一个小代理商在院线发型上映这部《海豚湾。
纪录片,在院线上映,票房就更别指望了,这玩意来钱的地方是版权,和票房关系不大。
在这里上映就是为了走一下流程。